[实用新型]一种车架纵梁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5571.1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4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雷利平 |
地址: | 523407 广东省东莞市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架纵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车架纵梁整体采用钢制,包括上翼板、下翼板和腹板,各部分之间没有可相互配合的嵌套的连接结构,因此生产作业人员在把腹板焊接至上翼板和下翼板时需要画线进行定位,腹板放置至相应的位置才可进行焊接,导致生产作业人员不易进行安装焊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便于生产作业人员安装焊接的车架纵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了一种车架纵梁,包括上翼板、下翼板和腹板,所述上翼板设有第一凸接部,所述第一凸接部开设有第一嵌入槽,所述下翼板设有第二凸接部,所述第二凸接部开设有第二嵌入槽,所述腹板嵌的两端分别入所述第一嵌入槽和所述第二嵌入槽后固定并焊接。
其中,所述第一凸接部设于所述上翼板中间,所述第二凸接部设于所述下翼板中间。
其中,所述腹板与所述上翼板、下翼板连接处的焊接为溶化极氩弧满焊焊接。
其中,所述上翼板的前端设置为斜坡结构。
其中,所述下翼板的后端设有向上翘起的防滑部。
其中,所述上翼板为铝合金的上翼板,所述下翼板为铝合金的下翼板,所述腹板为铝合金的腹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不需要生产作业人员在上翼板和下翼板画线定位,只需要腹板嵌入第一嵌入槽和第二嵌入槽后即可实现相互间的固定,在固定后再进行焊接,便于生产作业人员的安装焊接。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架纵梁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架纵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上翼板、11-第一凸接部、111-第一嵌入槽、2-下翼板、21-第二凸接部、211-第二嵌入槽、22-防滑部、3-腹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架纵梁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上翼板1、下翼板2和腹板3,所述上翼板1设有第一凸接部11,所述第一凸接部11开设有第一嵌入槽111,所述下翼板2设有第二凸接部21,所述第二凸接部21开设有第二嵌入槽211,所述腹板3的两端分别嵌入所述第一嵌入槽111和所述第二嵌入槽211后固定并焊接。
本实用新型不需要生产作业人员在上翼板1和下翼板2画线定位,只需要腹板3嵌入第一嵌入槽111和第二嵌入槽211即可实现相互间的固定,在固定后即可焊接,便于生产作业人员安装焊接。
其中,所述第一凸接部11设于所述上翼板1中间,所述第二凸接部21设于所述下翼板2中间,所述腹板3与所述上翼板1、下翼板2连接处的焊接为溶化极氩弧满焊焊接。
所述上翼板1的前端设置为斜坡结构,上翼板1的前端斜坡结构设置可有效地减少应力集中,减少纵梁使用中碰撞后开裂的风险,达到使用安全和寿命长的效果。
所述下翼板2的后端设有向上翘起的防滑部22,所述腹板3嵌入可先嵌入下翼板2的第二嵌入槽211,向上翘起的防滑部22可防止腹板3在第二嵌入槽211滑动,使得生产作业人员只需把腹部嵌入第二嵌入槽211即可,而不会出现位置的偏移。
所述上翼板1为铝合金的上翼板1,所述下翼板2为铝合金的下翼板2,所述腹板3为铝合金的腹板3,铝合金对比与钢材重量较轻,纵梁的轻量化能把整车重量下减从而满足运输安全性能。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55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像素电路、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六轴线平板车转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