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正六边形可折叠碗夹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5499.2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6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禹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禹露 |
主分类号: | A47G19/08 | 分类号: | A47G19/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六边形 可折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庭生活用具和饮食行业常用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正六边形可折叠碗夹。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家庭或饮食行业,经常遇到很棘手的问题,端滚烫碗或盘,如蒸扣碗、烩面碗或砂锅,一般采用抹布进行防烫保护,这是一种常用的办法,抹布不卫生,会对碗、盘造成二次污染,另外安全系数不高,弄不好会摔烂碗、盘,可能会烫伤顾客或服务员,造成事故,惹来麻烦,甚至造成纠纷。近年来,人们研制了不同类型的碗夹,以进行防烫保护,但多数碗夹结构较复杂,制作成本高,占用空间大,存放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可折叠、便于存放的正六边形可叠碗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正六边形可折叠碗夹,含有夹头和把手,夹头和把手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夹头为带开口的正六边形杆,所述夹头上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两侧设有铰接耳,把手一端设有一连接耳,另一端连接所述手柄,铰接耳与连接耳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把手与连接杆的对接面互相支撑。
所述的夹头的开口在远离连接杆的一侧。
所述的把手的另一端设有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折叠碗夹,可折叠,便于存放,节约空间,结构简单,实用,结构可靠、稳定,易于推广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六边形可折叠碗夹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正六边形可折叠碗夹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图4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夹头,2为连接杆,3为把手铰接耳,4为把手,5为手柄,6连杆铰接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1、图2、图3,一种正六边形可折叠碗夹,含有夹头1、把手4,夹头1和把手4通过连接杆2连接,所述夹头1为带开口的正六边形杆,所述连接杆2一端两侧平行设置有两个连杆铰接耳6,把手4的一端上侧设有把手铰接耳3,连杆铰接耳6与把手铰接耳3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把手4与连接杆2的对接面互相支撑。
所述的夹头1的开口在远离连接杆2的一侧。
所述的把手4的另一端设有手柄5。
本实用新型正六边形可折叠碗夹使用时,把存放起来(或挂在墙上)的折叠好的碗夹取出来展开,夹碗时铰接耳6向上,把手4与连接杆2的对接面互相支撑,从而保证把手4不向下转动,折叠时,把手4向上折叠。
实施例2:参见图4、图5、图6,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图中标号与实施例1相同的,代表意义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的是:所述的夹头1的开口在连接杆2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禹露,未经禹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54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