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凸轮轴及配气机构润滑油飞溅到油气分离器的挡油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4833.2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0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斯特技术中心(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徐茂泰;姜银鑫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凸轮轴 机构 润滑油 飞溅 油气 分离器 挡油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凸轮轴及配气机构润滑油飞溅到油气分离器的挡油板。
背景技术
随着发动机排放水平的不断升级,对降低发动机呼吸系统中机油携带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幅度的提高油气分离器的效率至关重要。
现代发动机多采用凸轮轴顶置和油气分离器与气门室罩盖集成一体的技术。这种布置会带来下述问题:由于空间限制,油气分离器的取气口离凸轮轴和配气机构的运动件相隔很近,润滑油会飞溅进入油气分离器,加重油气分离器的负担,降低油气分离器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凸轮轴及配气机构润滑油飞溅到油气分离器的挡油板,位于油气分离器取气口下方,防止飞溅的润滑油进入油气分离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凸轮轴及配气机构润滑油飞溅到油气分离器的挡油板,该挡油板设置于发动机,该发动机包含凸轮轴,固定凸轮轴的轴承盖,和设置在该凸轮轴和轴承盖上方的油气分离器取气口;
其特点是,上述的挡油板固定在该凸轮轴和轴承盖与该油气分离器取气口之间。
上述的挡油板包含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包络结构,以及连接在各个包络结构之间的安装面。
上述的安装面对应设置于轴承盖处;沿上述凸轮轴的轴向,该安装面的长度与轴承盖的长度相匹配。
上述的包络结构包含两个间隔设置的凸轮轴凸轮包络部分,以及连接在两个凸轮轴凸轮包络部分之间的凸轮轴杆身包络部分;
该凸轮轴凸轮包络部分对应设置于凸轮轴的凸轮上,而凸轮轴杆身包络部分对应设置于凸轮轴中相邻两个凸轮之间的杆身上。
沿上述凸轮轴的轴向,凸轮轴杆身包络部分的长度与凸轮轴中两个凸轮之间杆身的长度相匹配。
沿上述凸轮轴的轴向,凸轮轴凸轮包络部分的宽度与凸轮轴的凸轮宽度相匹配。
上述的挡油板的安装面通过螺栓固定在轴承盖上;或者该挡油板的安装面安装在发动机的气缸盖罩盖上,位于油气分离器取气口下方。
上述的轴承盖通过螺栓固定在发动机中,挡油板的安装面与轴承盖共用螺栓固定。
上述挡油板的包络结构的外形是略大于凸轮轴运动件包络线的基础上成形。
上述的挡油板采用金属钣金冲压件或塑料薄壁件制成。
本实用新型防止凸轮轴及配气机构润滑油飞溅到油气分离器的挡油板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挡油板套设在凸轮轴及配气机构上防止其润滑油飞溅,给油气分离器进气口的位置布置提供更多选择;选择金属钣金冲压件或塑料薄壁件作为本发明的材料和制造工艺,成本低廉;利用现有技术条件,安装隔板,无需额外零件。并且此结构紧凑,适用于发动机新设计、改型机和升级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止凸轮轴及配气机构润滑油飞溅到油气分离器的挡油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止凸轮轴及配气机构润滑油飞溅到油气分离器的挡油板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止凸轮轴及配气机构润滑油飞溅到油气分离器的挡油板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止凸轮轴及配气机构润滑油飞溅到油气分离器的挡油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止凸轮轴及配气机构润滑油飞溅到油气分离器的油气分离器取气口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一种防止凸轮轴及配气机构润滑油飞溅到油气分离器的挡油板,该挡油板用于设置在发动机中。该发动机中包含有凸轮轴3,固定凸轮轴3的轴承盖2,和设置在凸轮轴3的侧边的缸盖6。在凸轮轴3上沿其轴向依次间隔安装有若干个轴承盖2,该若干个轴承盖2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发动机上,用于限定凸轮轴3的位置。在凸轮轴3和轴承盖2上安装还有挡油板5,该挡油板5采用螺栓固定在发动机中。
如图2并结合图3所示,本发明公开的挡油板5采用金属钣金冲压件或塑料薄壁件制成。该挡油板5包含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包络结构,以及连接在各个包络结构之间的安装面51。每个包络结构包含两个间隔设置的凸轮轴凸轮包络部分52,以及连接在两个凸轮轴凸轮包络部分52之间的凸轮轴杆身包络部分53。在每个安装面51上设有两个通孔,通孔中用于串设螺栓,以固定挡油板5。
如图4并结合图1所示,挡油板5中包络结构的外形是略大于凸轮轴3的运动件包络线的基础上成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斯特技术中心(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李斯特技术中心(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48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车柴油机排气道防雨罩
- 下一篇:深井救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