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脑机壳固定电源供应器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4817.3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4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景琮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景琮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机壳 固定 电源 供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脑机壳固定电源供应器的结构,特别可降低标准ATX(Adv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电源供应器的热空气回流至机壳内部,及缩短电脑机壳机身长度。
背景技术
传统电脑机壳固定电源供应器的结构,以固定电源供应器于机壳内部的后上方,而电源供应器内部的一风扇进行冷、热空气的流动,以达到该电源供应器的散热功效。
该电源供应器容置于机壳内,电脑主机元件的热空气排至该机壳内部,再由设置于该机壳后上方的电源供应器的风扇将热空气排出。因为该电源供应器的温度会随电脑主机元件所产生的热空气而随的升高,也降低其效率,寿命及稳定度。
虽然现在有新的架构是将电源供应器置于机壳下方,并利用机壳底部的开孔来进气,但因为机壳脚垫高度的限制,及地面表面的材质影响进气开口的截面积,也容易吸入灰尘的问题。
因为目前的电脑元件的功耗需求随着效能提升也随的增加,而电源供应器的瓦数提升也导致长度也因此变长,而相对也影响到电脑机壳在内部空间的规划,让电脑机壳的机身长度变长,同时占地面积也相对变大。
故传统电脑机壳固定电源供应器的结构仍有前述的问题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脑机壳固定电源供应器的结构,具独立散热的通路,以达到降低电源供应器的吸收机壳内部热空气,并强化冷空气吸收的功效。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电脑机壳固定电源供应器的结构,其包括:
一机壳,该机壳后下方置放一横立式电源供应器;
一冷空气吸入部,该冷空气吸入部位于该机壳后方,且该冷空气吸入部连通该机壳内部与该电源供应器内部;
至少一热空气排出孔组,该热空气排出孔组位于该机壳一侧;
一交流插座,该交流插座位于该机壳后方且与该热空气排出孔组同侧,该交流插座固接于该机壳上并电连接外部交流电源;
一交流电源输入线组,该交流电源输入线组位于该机壳内部且与该交流插座同侧,且该交流电源输入线组电连接该交流插座与该电源供应器内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
多块固定隔板,该固定隔板位于该机壳一内侧面,该固定隔板一端固接于该电源供应器上,以该电源供应器内部、该固定隔板、该机壳后方内侧以及该机壳热空气排出孔组形成一散热通道。
其中,该冷空气吸入部位于该机壳后方,且连通该机壳内部与该电源供应器内部,以得到最大的进气量;该热空气排出孔组位于该机壳一侧;该交流插座位于该机壳后方且与该热空气排出孔组同侧,固接于该机壳上,电连接外部交流电源;该交流电源输入线组位于该机壳内部且与该交流插座同侧,电连接该交流插座与该电源供应器内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该固定隔板位于该机壳一内侧面,一端固接于该电源供应器上,以该电源供应器内部、该固定隔板、该机壳后方内侧,以及该机壳的热空气排出孔组形成一散热通道,以达到降低电源供应器的吸收该机壳内部热空气。
较佳的是,该冷空气吸入部可增设空气滤网,降低吸尘率。该散热通道的垂直剖面为窄高型,以达到缩短该机壳的机身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独立散热的通路,以达到降低电源供应器的吸收机壳内部热空气,并强化冷空气吸收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部分连接电源供应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部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部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W-宽度;L-长度;H-高度;D-深度;10-机壳;11-冷空气吸入部;12-热空气排出孔组;14-交流插座;15-交流电源输入线组;16-固定隔板;20-排热部;30-电源供应器;33-直流电源输出线组;34-空气吸入部;35-空气排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兹配合附图将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2、图3以及图4,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实施例部分连接电源供应器的立体示意图、实施例内部的立体示意图,以及实施例内部的另一立体示意图。其中该电脑机壳固定电源供应器的结构包括一机壳10,该机壳10后下方可置放一横立式电源供应器30且进一步包括:
一冷空气吸入部11、至少一热空气排出孔组12、一交流插座14、一交流电源输入线组15,以及多块固定隔板16。该冷空气吸入部11可增设空气滤网(图中未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景琮,未经陈景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48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