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4497.1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5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环美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无限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5/05 | 分类号: | B62K5/05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翔;李弘 |
地址: | 52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能自动调节方向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方便绿色节约的交通、健身工具,现在又许多人是将自行车当成短距离代步,甚至上下班的交通工具。而传统的自行车包括前轮和后轮,当车身重心偏向一侧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前轮会转向一侧。当重心摆正以后,已经转向的前轮继续沿着转后的方向前进,现有技术中往往只能通过控制连接前轮的把手方向将前轮摆正。这样,前轮在重心偏移后不能自动回位置,使用者需要使用双手调节,增加了使用者的操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重心偏移转向后前轮自动复位的自行车。
一种自行车,包括一驱动模组、一连接该驱动模组的上车架、连接该上车架的把手,所述驱动模组包括一下车架、连接该下车架的后端的驱动轮、及连接该下车架前端的二从动轮,所述把手与所述上车架的前端连接并与从动轮间隔设置,所述驱动模组还包括二固定片及一横杆,所述横杆与所述下车架固定连接,所述每一从动轮分别与一固定片横向枢转连接,所述横杆两端分别与二固定片通过一竖轴枢接,每一竖轴套设有一扭簧,当所述从动轮相对所述横杆摆动后所述扭簧自动调节纠正该从动轮的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模组还包括一连接件,该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二固定片。
进一步地,所述每一扭簧具有二自由端,所述横杆延伸有二凸柱,每一凸柱对应卡设在对应的扭簧的二自由端之间,所述扭簧的一自由端抵靠在对应的固定片的前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竖轴的轴心与地面所成锐角为50度至70度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竖轴的轴心与地面所成锐角为6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通过设置扭簧将自行车前方的二从动轮在重心转向变向后自动转回到重心转向前的位置,减少了使用者的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自行车的结构组装图。
图2为图1的自行车的后部分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自行车的后部分沿线A-A的剖视图。
图4为图1的自行车的后部分的侧视图。
图5为图4的自行车的后部分沿线B-B的剖视图。
图6为图1的自行车在重心偏转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更清晰地表示出来,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自行车包括一驱动模组10、一连接该驱动模组10的支撑管20、分别连接该驱动模组10及该支撑管20的上车架30、安装在支撑管20及上车架30上的坐垫模组40、及安装在该上车架30自由端的把手50。
该驱动模组10包括一下车架11、连接该下车架11后端的驱动轮13、二连接该下车架前端的二从动轮14、及安装在下车架11中部的脚踏12。该下车架11呈弧形设计,由左右对称的壳体组合固定而成。该下车架11的后端与上车架30固定连接,中部与所述支撑管20固定,前端与所述二从动轮14枢接。所述下车架11及从动轮14均与把手50间隔设置,即不与把手50直接连接。因此,使用者不能通过转动把手50以控制从动轮14的转向。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所述下车架11的前端具有一横杆18,该横杆18垂直于下车架11的延伸方向。该驱动模组10还包括二固定片15及与该二固定片15固定的连接件19。所述每一固定片15呈U型设置,包括一竖直部及自该竖直部同向延伸的二水平部。所述从动轮14枢接在对应的固定片15的竖直部上。所述连接件19通过固定件151与所述固定片15的水平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杆18的两端分别通过一竖轴17与所述固定片15的水平部枢接。所述每一竖轴17套设有一扭簧70,每一扭簧70的前自由端71抵靠在固定片15的前边缘,后自由端72嵌入固定片15的一引导槽内(图未示)。所述横杆18的底部向上延伸二凸柱181,每一凸柱181对应卡设在对应的扭簧70的前自由端71及后自由端72之间。所述竖轴17的轴心与地面所成锐角为50度至70度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该竖轴17的轴心与地面所成锐角为6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环美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无限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环美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无限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44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