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车厢减压阀阀片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4273.0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3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余波;林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合(宁波)电子元件紧固装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00 | 分类号: | F16K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3158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厢 减压阀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车厢减压阀,具体地说,涉及的是一种汽车车厢减压阀阀片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上减压阀的结构有好几种:早期的是通过阀片近端伸出几个箭头状的分支,从减压阀对应开孔中穿过,达到固定的目的,但是有脱落的风险,另外通风性,密封性也不佳;后来有“T”字型的结构,此设计安装阀片时需要侧向放置,而且必须手工装配,效率不高,另外阀片的固定属于开放式,在剧烈振动时有脱落风险;还有一种固定结构为一体式薄壁扣压式,此结构能避免阀片的脱落,但是由于阀片受压,开启角度受到一定影响,从而会大大影响通风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汽车车厢减压阀阀片固定结构,用于改善减压阀阀片的固定结构,提升产品通风性,密封性等性能,同时缩短阀片的装配工时,提升装配效率。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车厢减压阀阀片固定结构,包括减压阀壳体上的筋条,所述筋条上设有铰链结构,阀片上设有固定孔,所述筋条穿过所述阀片的固定孔之后,与减压阀侧壁上的凹槽锁扣。
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筋条上设有第二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凸起结构滑过第一凸起结构并被第一凸起结构卡住。
所述凹槽上设有用于筋条进入的导向滑槽。
所述筋条沿导向滑槽进入凹槽后,所述筋条沿铰链结构的位置发生弯曲。
所述阀片在开启和闭合时以筋条为导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根带铰链的筋条,穿过阀片对应固定孔之后,与减压阀侧壁上的凹槽结构锁扣,达到有效锁住阀片,同时允许阀片开启时有足够大的开启角度以达到最大的通风量。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产品结构,可以达到简化安装步骤,提升安装效率,开启角度增大,安装后阀片固定为闭环扣合状态,没有脱落风险。
2.本实用新型解决当前阀片脱落,通风效率低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阀片固定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A-A剖视及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阀片固定前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阀片固定后示意图。
图中:1.减压阀密封圈,2.减压阀壳体,3.第一凸起结构,4.导向滑槽,5.阀片,6.筋条,7.铰链结构,8.凹槽,9.固定孔,10.第二凸起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解释,但是以下的内容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车厢减压阀阀片固定结构,包括减压阀壳体2上的筋条6,所述筋条6上设有铰链结构7,阀片上设有固定孔9,所述筋条6穿过阀片的固定孔9之后,与减压阀侧壁上的凹槽8锁扣。
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8内设有第一凸起结构3,所述筋条6上设有第二凸起结构10,所述第二凸起结构10滑过第一凸起结构3,并被第一凸起结构3卡住。
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8上设有用于筋条6进入的导向滑槽4。
本实施例中,所述筋条6沿导向滑槽4进入凹槽8后,所述筋条6将沿铰链结构7的位置发生弯曲。
本实施例上述的阀片固定结构使用时:
(1).阀片5安装前,阀片5上各固定孔9装入减压阀壳体2上对应的各个筋条6上;
(2).筋条6在辅助工装的作用下,向凹槽8一侧倾斜,并在凹槽上的导向滑槽4的导向作用下,进入凹槽8内,此时筋条6将沿铰链结构7的位置发生弯曲;
(3).筋条6上的第二凸起结构10跟随筋条6一起,进一步向凹槽底部移动,并滑过凹槽内的第一凸起结构3,之后便会被凹槽内的第一凸起结构3所卡住;
(4).到此,阀片5已被筋条6锁住,阀片5在开启和闭合需要时便可以以筋条6为导向顺利地移动。
如图4所示,为阀片固定后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用于改善减压阀阀片的固定结构,提升产品通风性,密封性等性能,同时缩短阀片的装配工时,提升装配效率。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合(宁波)电子元件紧固装置有限公司,未经天合(宁波)电子元件紧固装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42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山微震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井下多功能人员定位呼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