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毛刷擦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3820.3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4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军;陈玉玲;刘悦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04 | 分类号: | B08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张焕亮 |
地址: | 056107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刷 擦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擦边清洁装置,特别适合有机光导鼓生产流水线上使用。
背景技术
目前,有机光导鼓生产流水线普遍采用的擦边装置,没有外擦边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毛刷擦边装置,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能够满足对有机光导鼓外边缘进行清洁的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固定轴通过螺栓与安装板固定,固定轴上通过轴承固定齿轮,擦边轮套在所述的固定轴与齿轮的上端面上,擦边轮上有开口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嵌装外毛刷、外毛刷隔圈、内毛刷、内毛刷隔圈,擦边轮凹槽壁装外毛刷、外毛刷隔圈,中间柱上装内毛刷、内毛刷隔圈;供液引流罩压在外毛刷隔圈上并与所述的擦边轮的外边固定,压帽压在内毛刷隔圈上并与所述的擦边轮的内边固定;所述的固定轴伸出所述的压帽,固定轴有轴心通孔,可以为内毛刷提供擦边溶剂;所述的齿轮和擦边轮上分别有相通的引流孔,引流孔与环形凹槽相通;所述的供液引流罩有内、外引流槽,外引流槽的内底端壁上有小孔,外引流槽通过小孔与所述的环形凹槽相通,为外毛刷提供擦边溶剂。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能够满足对有机光导鼓外边缘进行清洁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固定轴1通过螺栓21与安装板2固定,固定轴1上通过轴承固定齿轮3,擦边轮5套在所述的固定轴1与齿轮3的上端面上,擦边轮5有上开口的环形凹槽18,环形凹槽18内嵌装外毛刷隔圈7和内毛刷隔圈9,外毛刷隔圈7的内圆柱面上均布外毛刷6,内毛刷隔圈9的外圆柱面上均布内毛刷8,供液引流罩11压在外毛刷隔圈7上并与所述的擦边轮5的外边17固定,压帽12压在内毛刷隔圈9上并与所述的擦边轮5的内边15固定;所述的固定轴1伸出所述的压帽12,固定轴1有轴心通孔20,可以为内毛刷8提供擦边溶剂;所述的齿轮3和擦边轮5上分别有相通的引流孔4、19,引流孔4、18与环形凹槽17相通;所述的供液引流罩11有内、外引流槽14、10,外引流槽10的内底端壁上有小孔16,外引流槽10通过小孔16与所述的环形凹槽18相通,为外毛刷6提供擦边溶剂。
所述固定轴1的上端固定导引头13。
清洁有机光导鼓内边时,齿轮3带动擦边轮5、内、外毛刷8、6旋转。开通内供液循环系统,将擦边溶剂输入固定轴1的下端,通过导引头13溢出流入供液引流罩11的内引流槽14内,润湿内毛刷,擦拭有机光导鼓内边缘。
清洁有机光导鼓外边时,齿轮3带动擦边轮5、内、外毛刷8、6旋转。开通外供液循环系统,将擦边溶剂输入供液引流罩11的外引流槽10内,经小孔16将擦边溶剂缓慢流入外毛刷,擦拭有机光导鼓外边缘。
如内外边缘需同时清洁时,同时开通内、外供液循环系统即可。
所有的擦边溶剂通过引流孔4、19流回储液箱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38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