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箭发动机喷管扩张段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3590.0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4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掌收;张静;白晓宇;易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四十一所 |
主分类号: | F02K9/97 | 分类号: | F02K9/9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1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箭发动机 喷管 扩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管扩张段,具体涉及一种火箭发动机喷管扩张段。
背景技术
火箭发动机喷管主要由喉衬、扩张段、绝热层以及喷管壳体等几部分组成。其中扩张段主要起使燃气加速并产生推力的作用,是喷管中主要的烧蚀防热构件,一般使用耐烧蚀和隔热材料加工,其在整个喷管重量中所占比重很大,因此扩张段选择高强度材料及轻质化设计对于减轻喷管重量,提高喷管性能十分重要。
传统喷管扩张段常用的耐烧蚀和隔热材料主要有碳布/酚醛缠绕材料、高硅氧布/酚醛缠绕材料、碳布/酚醛-高硅氧布/酚醛复合缠绕材料、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模压材料、高硅氧纤维增强酚醛树脂模压材料、高硅氧纤维-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模压材料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喷管设计的轻质化与结构简化,同时提高喷管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侧采用碳/碳复合材料的火箭发动机喷管扩张段。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火箭发动机喷管扩张段,包括两部分,内侧为碳/碳复合材料扩张段,外侧缠绕高硅氧布/酚醛材料层。
优选地,所述碳/碳复合材料扩张段小端外型面机加出凹槽和凸台用以缠绕高硅氧布/酚醛材料。
一种火箭发动机喷管扩张段,包括两部分,内侧为碳/碳复合材料扩张段,外侧缠绕碳布/酚醛材料层。
优选地,所述碳/碳复合材料扩张段小端外型面机加出凹槽和凸台用以缠绕碳布/酚醛材料。
一种火箭发动机喷管扩张段,包括两部分,内侧为碳/碳复合材料扩张段,外侧缠绕碳布/酚醛-高硅氧布/酚醛复合材料层。
优选地,所述碳/碳复合材料扩张段小端外型面机加出凹槽和凸台用以缠绕高硅氧布/酚醛-碳布/酚醛复合材料。
碳/碳复合材料是一种强度相对较高、密度相对较低的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与常用的烧蚀绝热材料(如碳布/酚醛-高硅氧布/酚醛复合缠绕材料)以及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模压材料相比,可制成轻质、结构简单的火箭发动机喷管扩张段。碳/碳复合材料喷管扩张段与传统喷管扩张段相比,具有烧蚀率低、重量轻、强度高等优点,对于减轻喷管重量、简化喷管结构设计、提高喷管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显示出了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火箭发动机喷管扩张段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标记如下:1、碳/碳复合材料扩张段;2、高硅氧布/酚醛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参阅图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思。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火箭发动机喷管扩张段,应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其扩张段材料为碳/碳复合材料与高硅氧布/酚醛缠绕材料或碳布/酚醛缠绕材料或碳布/酚醛-高硅氧布/酚醛复合缠绕材料复合,并经加压固化成型。
实施例1
使用碳/碳复合材料和高硅氧布/酚醛材料制备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喷管扩张段的具体步骤如下:
碳/碳复合材料扩张段1毛坯采用交替的“无纬布周向缠绕-无纬布母线方向铺层-炭毡铺层”成型工艺,通过气相沉积的工艺方法增加材料密度。
对碳/碳复合材料扩张段毛坯采用接触法超声波探伤和X光探伤检查,排除内部缺陷及影响产品使用的其它缺陷;
根据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扩张段结构形状,主要采用车削的工艺方法,对碳/碳复合材料扩张段毛坯内外型面进行机加,特别是小端外型面要机加出几处凹槽和凸台,因材料本身的特性和为保证产品的尺寸精度,每次车削的进给量相对较小;
对机加完成后的碳/碳复合材料扩张段进行热处理,释放机加时产生的应力,并对其内型面进行致密化处理;
根据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扩张段结构形状,在碳/碳复合材料扩张段外型面缠绕高硅氧布/酚醛材料层2,并经加压固化成型;正是在前面所述的碳/碳复合材料扩张段小端外型面的凹槽和凸台外缠绕了高硅氧布/酚醛材料,才保证了碳/碳复合材料扩张段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位置保持和结构完整性;
根据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扩张段结构形状,对碳/碳复合材料与高硅氧布/酚醛材料缠绕的复合制品外型面进行机加,最终成型设计状态的张段结构形状;
采用接触法超声波探伤,对碳/碳复合材料扩张段与高硅氧布/酚醛材料缠绕制品的结合界面情况进行检查,不允许有脱粘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四十一所,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四十一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35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烧绿石型A2B2O7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发动机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