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夹套式高效轴流旋风水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3075.2 | 申请日: | 2012-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3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双龙;朱建国;王志永;王春民;唐小伟;曾维亮;高曼;尤裕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4B5/00 | 分类号: | B04B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710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套式 高效 轴流 旋风 水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相流分离领域,特别是气液分离领域。
背景技术
某产品工作过程中关键电子设备出现了温度超出使用条件的情况,即而影响控制精度。为保证设备使用正常,需要增加温控系统对设备进行冷却。温控系统主要由进气口从外界取气,水分离器则分离引入空气中的水分,避免水分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水分离器具有高流速(40m/s)、低流阻(≤3kPa)、高分离效率(≥97%)、小安装空间(直径≤50mm,长度≤120mm)的特点。水分离器在石油、化工等领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常用水分离器一般结构尺寸庞大(长度数米),气体流速较低(2~5m/s),气体流速增加后对水滴的夹带作用明显,无法保证分离效率,因此很难直接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常规轴流式旋风水分离器高流速气体对液滴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套式高效轴流旋风水分离器,极大的提高了水分离器的水气分离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夹套式高效轴流旋风水分离器,包括外壳1、设置在外壳1入口处的芯轴3以及设置在芯轴上的叶片,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外壳出口处的分离部件和排水口,所述分离部件包括与外壳固定连接的分离座以及固定在分离座内且伸入外壳内的导向筒,所述导向筒、外壳、分离座之间形成夹套式集水器,所述夹套式集水器的内端开口朝向外壳入口,所述排水口与夹套式集水器相通。
上述排水口依次穿过外壳和分离座后与夹套式集水器相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叶片后增加了分离部件,当气流流经旋风叶片后旋转产生离心力,空气中的液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壁面运动,再沿壁面进入分离部件,从排水口流出,从而达到气液分离的目的,甩向壁面的液滴绝大部分都能被夹套捕捉并分离,极大地降低了高速气流对液滴的夹带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气液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套式高效轴流旋风水分离器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夹套式高效轴流旋风水分离器,包括外壳1、设置在外壳1入口处的芯轴以及设置在芯轴上的叶片,还包括设置在外壳出口处的分离部件,
分离部件包括导向筒5以及与导向筒5固定连接的分离座4,分离部件通过分离座与外壳固定连接,导向筒与壳体内流道相通形成气体流道,导向筒与外壳之间形成夹套式集水器。叶片2均匀安装在外壳1和芯轴3上,并与轴向有一定的夹角。分离部件与外壳1后端之间形成了夹套式集水结构。含有水滴的气流从入口流入,经过叶片2后旋转产生离心力,气流中的液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壁面运动,再沿壁面进入夹套集水结构内,从排水口流出,从而达到气液分离的目的。根据气流的流速、气流的含水量可适当调整夹套式集水结构的外径ΦD、内径Φd以及深度h,以保证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和流阻满足设计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30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雾化装置
- 下一篇:用于碳化硅生产过程中的浊度改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