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2926.1 | 申请日: | 2012-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1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方存刚;丁配银;丁言威;方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重科矿山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20 | 分类号: | B01D2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浓缩机的提耙装置,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中心传动中心自动提耙浓缩机的提耙装置。
背景技术
中心传动中心自动提耙浓缩机带有自动提耙装置,通过升降主轴实现刮泥耙的升降。提耙装置的升降执行元件连接主轴,主轴在工作中不停地旋转,提耙装置如果跟着其一起旋转,则提耙装置的动力输送将十分困难。为了给升降执行机构提供动力,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在主轴端部安装一套过渡连接装置,升降执行元件通过过渡连接装置与主轴连接,使升降执行元件只做移动。该过渡连接装置内安装平面推力轴承和球轴承,并采用一系列的元件来实现轴承的定位、紧固,以防止转动失效和偏摆。该结构不仅结构繁琐,成本高加工周期长,而且轴承的紧固有缺陷,在生产中经常产生相对转动失效,主轴升降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耙装置,简化了主轴转动的结构,消除附加磨损及附加作用力,减少加工工序,降低成本,提高提耙装置的工作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包括传动装置、提升支座、油缸、主轴、键;提升支座安装在传动装置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转支承、连接座、转动座、轴承座、铰支座,所述的铰支座安装在提升支座上部,铰支座连接转动座;转动座上平面两侧安装轴承座,油缸缸体安装在轴承座上;油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接座与回转支承的外圈连接,回转支承的内圈连接主轴。
本实用新型采用能够承受轴向力、径向力和翻转力矩的回转支承作为过渡连接装置,简化结构,提高连接结构的可靠性;所述的回转支承的内外圈可以相对转动。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油缸两个腔的进排油来推动活塞杆伸缩实现主轴升降。浓缩机工作时,主轴在传动装置驱动下旋转,带动回转支承内圈转动,外圈静止,从而保证油缸不转动。当主轴需要上升时,油缸的有杆杆腔进油,无杆腔回油,活塞杆上升,带动主轴上升。当主轴需要下降时,油缸的无杆腔进油,有杆腔回油,活塞杆伸出,带动主轴下降。由于主轴的配合有一定的间隙,刮泥时有可能会沿键的切向或法向有一定的偏摆,此时油缸可以绕铰支座摆动,使油缸轴线始终与主轴轴线重合,消除了因主轴与活塞杆不同心而产生的附加分力,保证提耙装置能够顺利地工作。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采用回转支承简化了主轴转动的结构;2、回转支承既能够承受轴向力又能够承受径向力和翻转力矩,可靠性高;3、油缸可以绕铰支座摆动,使活塞杆中心与主轴中心始终在一条直线上;4、结构采用的元件少,故障点少,生产周期缩短,加工及制造成本低;5、便于现场的维护与保养。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轴,2.回转支承,3.连接座,4.销轴Ⅰ,5.提升支座,6.销轴Ⅱ,7.转动座,8.轴承座,9.油缸,10.传动装置,11.键,12. 铰支座,13. 油缸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所示,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主轴1、回转支承2、连接座3、销轴Ⅰ4、提升支座5、销轴Ⅱ6、转动座7、轴承座8、油缸9、传动装置10、键11、铰支座12、油缸底座13等组成。所述的铰支座12安装在提升支座5的上部,铰支座12通过销轴Ⅱ6连接转动座7;转动座7上平面两侧安装轴承座8,油缸9缸体安装在转动座7两侧的轴承座8上。
所述的回转支承2是一个过渡连接装置,其能够承受轴向力、径向力和翻转力矩,内、外圈可以相对转动,其内圈连接主轴1,外圈通过连接座3连接油缸9的活塞杆。所述的油缸9的缸体下部带有底座13,底座13两侧带有销轴,销轴装在转动座7两侧的轴承座8内。
所述的连接座3、销轴Ⅰ4与油缸9的活塞杆组成一个转动副,油缸9的活塞杆可以绕销轴Ⅰ4转动。
所述的轴承座8、油缸9组成一个转动副,油缸9可以绕轴承座8的中心线转动。
所述的提升支座5、销轴Ⅱ6、转动座7组成一个转动副,转动座7可以绕销轴Ⅱ6转动。
主轴1在传动装置10的驱动下旋转,带动回转支承2内圈转动,外圈静止,从而保证油缸9的活塞杆不转动。
当主轴9需要上升时,油缸9的有杆腔进油,无杆腔回油,活塞杆上升,带动主轴9上升。当主轴1需要下降时,油缸9的无杆腔进油,有杆腔回油,活塞杆伸出,带动主轴1下降。由于主轴1、键11与传动装置的配合有一定的间隙,刮泥时主轴1带着键11沿键11的切向或法向有一定的偏摆,此时油缸9可以通过几个转动副绕转动副中心摆动,使油缸9轴线始终与主轴1轴线重合,消除了因主轴1与油缸9的活塞杆不同心而产生的附加分力以及油缸9内活塞密封圈的非正常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保证本实用新型能够顺利地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重科矿山机器有限公司,未经淮北重科矿山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29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镜片镀膜装置
- 下一篇:新型无源自动稳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