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铸锭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72839.6 | 申请日: | 2012-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4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 发明(设计)人: | 左桓旭;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30B28/06 | 分类号: | C30B28/06;C30B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 地址: | 071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铸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锭炉。
背景技术
多晶硅铸锭炉在将硅料铸造成硅锭的运行过程中会因为坩埚质量或者喷涂装料问题引起坩埚破裂,从而导致熔硅泄露。
现有技术中,铸锭炉的防泄漏装置只有在泄漏熔硅的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熔硅的硅液才会顺铸锭炉底部隔热垫四周的导流孔流至底部泄露石棉表层的泄露线上,触发报警装置。以上现有技术在发生小规模熔硅泄露时,不能及时触发泄露报警,从而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铸锭炉,在发生小规模熔硅泄露时可以及时触发报警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铸锭炉,包括铸锭炉底部隔热垫和防泄漏装置,防泄漏装置包括:报警装置;第一泄露线,设置在铸锭炉底部隔热垫上,并围绕铸锭炉底部隔热垫的中部延伸,第一泄露线与报警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地,铸锭炉底部隔热垫的四周设置有多个贯通的导流孔,第一泄露线设置在铸锭炉底部隔热垫的下表面并沿着多个贯通的导流孔排布。
进一步地,第一泄露线沿每个导流孔的孔边缘弯曲设置。
进一步地,每个导流孔从上至下向铸锭炉底部隔热垫的径向外侧倾斜设置,第一泄露线沿每个导流孔的内侧孔边缘弯曲设置。
进一步地,防泄漏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铸锭炉底部隔热垫下方的泄露石棉和设置在泄露石棉表层的第二泄露线,第二泄露线与报警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泄露线与第二泄露线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进一步地,第一泄露线与第二泄露线分别形成两个相互独立的回路,报警装置包括彼此独立设置的第一报警部和第二报警部,第一报警部与第一泄露线连接,第二报警部与第二泄露线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泄露线固定在泄露石棉上、位于铸锭炉底部隔热垫的多个导流孔的正下方。
进一步地,铸锭炉底部隔热垫还具有用于引导泄漏液体进入导流孔的导流槽,导流槽设置在铸锭炉底部隔热垫的上表面并连接多个导流孔。
进一步地,导流槽为与多个导流孔依次连接的闭合槽。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铸锭炉的防泄漏装置具有设置在铸锭炉底部隔热垫上、并围绕铸锭炉底部隔热垫中部延伸的第一泄露线且第一泄露线与报警装置电连接,发生小规模熔硅泄露或溢出时,硅液流到第一泄露线上即可熔断第一泄露线并及时触发报警装置。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铸锭炉的铸锭炉底部隔热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铸锭炉的防泄漏装置的第一泄露线的分布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铸锭炉的防泄漏装置的第一泄露线和第二泄露线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忽略了第一泄露线的沿导流孔边缘设置的弯曲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第一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铸锭炉包括铸锭炉底部隔热垫1和防泄漏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在铸锭炉底部隔热垫1的四周设置有多个贯通的导流孔11。防泄漏装置包括设置在铸锭炉底部隔热垫1上,并围绕铸锭炉底部隔热垫1中部延伸的第一泄露线13、设置在铸锭炉底部隔热垫1下方的泄露石棉、设置在泄露石棉表层的第二泄露线21和报警装置。
如图2至图3所示,第一泄露线13设置在铸锭炉底部隔热垫1的下表面并沿着多个贯通的导流孔11排布。优选地,第一泄露线13沿每个导流孔11的孔边缘弯曲设置。在第一实施例中,每个导流孔11从上至下向铸锭炉底部隔热垫1的径向外侧倾斜设置,第一泄露线13沿每个导流孔11的内侧孔边缘弯曲设置。
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二泄露线21固定在泄露石棉上、位于铸锭炉底部隔热垫1的多个导流孔11的正下方。其中如图4所示,第一泄露线13与第二泄露线21形成一个闭合回路。上述设置中只要第一泄露线13和第二泄露线21中的任何一个与报警装置电连接即可实现在第一泄露线13和第二泄露线21中的任一个熔断时触发报警装置的功能。因此,不必对报警装置进行任何改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未经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28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吸烟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多晶铸锭炉精准调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