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飞轮装置及其飞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2798.0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7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俐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俐文 |
主分类号: | B62M9/10 | 分类号: | B62M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秦小耕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轮 装置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轮装置及其飞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装设在变速自行车上,并可供链条卡合的飞轮装置,以及该飞轮装置的飞轮。
背景技术
参阅图1、2、3,现有安装在变速自行车上的飞轮装置1通常包含:数个直径由内往外逐渐缩小的飞轮10,而进行传动及变速的一条链条2可在所述飞轮10的其中之一上运转,或者如图1所示跨设在所述飞轮10的其中两个上,并且带动该飞轮装置1沿着一个行进方向12旋转,同时可因为一个拨链器(图未示)的作用而进行上链或下链的动作。该链条2并包括数对内外间隔且前后接连的链板21,以下所述的上链,是指该链条2由直径较小的飞轮10转移到相邻且直径较大的飞轮10上,而下链是指该链条2由直径较大的飞轮10转移到相邻且直径较小的飞轮10上。
现有飞轮装置1的每个飞轮10都包括数个可增加下链顺畅性的下链齿组11,每个下链齿组11都具有两个前后相邻的第一卡齿111、一个位于所述第一卡齿111之间的第一齿谷112、两个与前述第一卡齿111前后紧邻的第二卡齿113,以及一个位在所述第二卡齿113之间的第二齿谷114,每个第一卡齿111都具有一个位于内侧且邻近齿尖部位的内切斜面115,而第二卡齿113都具有一个位于外侧且邻近齿尖部位的外切斜面116,以该行进方向12为基准,所述第二卡齿113位于所述第一卡齿111的后方。
当该链条2要由直径较大的飞轮10转换到相邻且直径较小的飞轮10上时,该链条2的某个区段会受到拨链器的作用偏斜,当该偏斜的区段对应所述飞轮10的其中之一的下链齿组11时,该链条2的所述链板21的其中两个就会偏斜地贴靠在所述第一卡齿111的内切斜面115,以及所述第二卡齿113的外切斜面116,使该链条2后续的区段可以顺利转移到直径较小的飞轮10上。也就是说,现有飞轮装置1的飞轮10的下链齿组11,是以削薄第一卡齿111及第二卡齿113邻近齿尖部位的厚度,来减少所述飞轮10对于偏斜的链条2的阻碍,使该链条2在下链时更为成功、顺畅。
现有具有下链齿组11的飞轮装置1虽然较早期飞轮更容易下链,但是其所设置的内切斜面115及外切斜面116都位在第一卡齿111及第二卡齿113接近齿尖的部位,也就是说,前述内切斜面115及外切斜面116都未超过该第一卡齿111及该第二卡齿113的齿根部位,但是一般链条2在下链时,该链条2的所述链板21的其中之一难免会和该第一齿谷112抵靠,故链条2在现有飞轮装置1上进行下链变速时,阻碍较多而且不顺畅。
此外,现有飞轮装置1的飞轮10的第二卡齿113上虽设有外切斜面116,但是所述第二卡齿113的外切斜面116也是邻近齿尖的部位,而且其形状与该链条2的链板21的弧度并不配合。当该链条2在下链时,该链条2的偏斜的链板21实际上逐渐地往直径较小的飞轮10的方向靠近,也就是越往所述第二卡齿113的齿根的部位靠近,但前述外切斜面116比较靠近该第二卡齿113的齿根上方,因此,设在所述第二卡齿113上的外切斜面116对于该链条2在下链时的帮助有限,这也是现有飞轮装置1在下链时顺畅性不佳的另一个原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下链成功率及下链顺畅性的飞轮装置,以及该飞轮装置的飞轮。
本实用新型的飞轮装置可供一条链条跨设,并包含数个同轴设置且直径由内往外逐渐缩小的飞轮,每个飞轮都包括一个内侧面、一个外侧面、数个围绕一个旋转中心的卡齿、数个围绕该旋转中心并位于相邻的卡齿之间的齿谷,以及至少一个切槽单元,该切槽单元包括一个设在该内侧面上的内切槽,以及一个设在该外侧面上的外切槽,该内切槽涵盖所述卡齿的其中两个以及位于所述卡齿之间的齿谷,而该内切槽也是涵盖所述卡齿的其中两个以及位于所述卡齿之间的齿谷,该内切槽及该外切槽涵盖的卡齿并前后相邻。
本实用新型的飞轮装置,每个飞轮还包括一个围绕该旋转中心并通过所述齿谷的假想齿谷连接圆,该切槽单元的内切槽具有两个分别对应所述卡齿的齿尖凹部,以及一个连接所述齿尖凹部的齿根连部,且所述齿根连部的范围跨越该假想齿谷连接圆,而该外切槽具有一个链板对应部,以及一个位于该链板对应部与该内切槽之间的斜切部。
本实用新型的飞轮装置,每个飞轮的切槽单元的外切槽的链板对应部及斜切部都是由浅到深的内凹设计,其是由远离该内切槽的一端逐渐地往邻近该内切槽的一端低下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俐文,未经陈俐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27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