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缠绕投套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2632.9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2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深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06 | 分类号: | F17C1/06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地址: | 214423 江苏省无锡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缠绕 投套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缠绕投套机。
背景技术
在低温绝热气瓶和LNG车载瓶的制作过程中,缠绕和投套属于非常重要的制造环节,对于传统制造设备和工艺来说,缠绕和投套为两道工序,存在着两个工位,所需要的人员多,还需要更多的辅助设备,制造过程中原材料有一定的损伤和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相关隐患具有很高的价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将缠绕和投套设备合二为一、减少工序、提高效率的缠绕投套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缠绕投套机,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上方设有保温材料框架,所述主体框架下方水平方向设有连接件Ⅰ连接件Ⅳ,连接件Ⅰ和连接件Ⅳ位于主体框架的两侧且位于同一轴心高度,所述连接件Ⅰ的一端与连接件Ⅱ的一端相连,该连接件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主体框架上,所述连接件Ⅰ的另一端与连接件Ⅲ相连,所述连接件Ⅲ水平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缠绕投套机使两个缠绕和投套设备合二为一,节省了空间,减少了工作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不再使用辅助设备,减少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缠绕投套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缠绕投套机的工作示意图。
其中:
主体框架1
连接件Ⅰ2
连接件Ⅱ3
连接件Ⅲ4
电机5
连接件Ⅳ6
保温材料框架7
气缸8
外筒体9
内容器10。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缠绕投套机,包括主体框架1,所述主体框架1下方水平方向设有连接件Ⅰ2和连接件Ⅳ6,连接件Ⅰ2和连接件Ⅳ6位于主体框架1的两侧且位于同一轴心高度,所述连接件Ⅰ2的一端与连接件Ⅱ3的一端相连,该连接件Ⅱ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主体框架1上,所述连接件Ⅰ2的另一端与连接件Ⅲ4相连,所述连接件Ⅲ4水平设置;所述连接件Ⅳ6的一端与电机5相连,电机5上方还设有气缸8,所述气缸8和电机5均与主体框架1固定连接。
所述主体框架1上方设有保温材料框架7。
参见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缠绕投套机的工作示意图,在进行缠绕投套时,将产品的外筒体9套在连接件Ⅰ2和连接件Ⅱ3上,通过这两个连接件来支撑外筒体9;再将内容器1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件Ⅲ4和连接件Ⅳ6上;当保温材料框架7完成缠绕后,通过连接件Ⅱ3再将外筒体9横向推至右方,由于连接件Ⅰ2和连接件Ⅳ6位于同一轴心高度,这样就保证外筒体9位于内容器10外,这样就完成了投套工序,至此整个过程就完成了。
在原来缠绕的基础上,增加了投套的功能,使两个分开的设备合二为一,节省了空间,减少了工作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不再使用辅助设备如行车来进行投套,减少了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深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深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26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停车电子收费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用户书写风格字体生成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