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打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2433.8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2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神山卓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铁城控股株式会社;西铁城精电科技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13/10 | 分类号: | B41J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郭放;张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印机。
背景技术
打印机为了在其内部输送纸张而具备驱动辊,驱动辊通过与纸张表面接触的摩擦力传送纸张。
在此,因打印机所使用的纸张的表面粗糙度、厚度等有差异,不限定于始终使用相同的纸张。
如果纸张的表面粗糙度变化,则输送辊与纸张之间的摩擦力变化,此外,如果纸张的厚度变化,则纸张的刚性(所谓纸张的挺度)变化,驱动辊与纸张之间的接触压力变化,结果是摩擦力变化。
此外,如果驱动辊与纸张之间的摩擦力变小,则两者之间容易产生滑动,有时纸张的传送会变得不稳定。
在此,已提出了如下技术(专利文献1):通过改变纸张相对于驱动辊的卷绕量(驱动辊的旋转中心周围的卷绕角度),来改变驱动辊与纸张之间的接触长度,改变两者之间作用的摩擦力,在发生滑动时,通过增大卷绕量来增大摩擦力,从而抑制滑动的发生。
另外,还提出了根据纸张的厚度,来调整纸张与驱动辊之间的接触量的技术(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0014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25737号公报
但是,分别记载于上述的专利文献1、2的在先技术中,因具备调整驱动辊和纸张之间的接触量的可动部,而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此外,关于可动部的可动范围,需要具有用于该可动部不会妨碍其他结构物地进行活动的空间,因此需要使大小变大相当于具备如上述的空间而变大的量,无法满足小型化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大型化就能够用简 单的构成来增大输送辊和纸张之间的接触量的打印机。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打印机通过在比输送纸张的驱动辊更靠近上游侧设置送入通路,并将该送入通路的前端朝向驱动辊来形成,而无需变得大型化,用简单的构成来增大驱动辊和纸张之间的接触量。
即,本实用新型的方案1所涉及的打印机具有:从正反面夹持纸张并进行输送的驱动辊和从动辊的输送辊对;以及相对于所述输送辊对设置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且将所述纸张朝向所述输送辊对引导的送入通路,其中,所述送入通路配置在被所述驱动辊和所述从动辊的共同切线分割的包含所述驱动辊的区域和包含所述从动辊的区域中,包含所述从动辊的区域一侧,而且,所述送入通路的靠近所述输送辊对侧的前端,朝向所述驱动辊来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2所涉及的打印机是在方案1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基础上,所述前端设置在包含所述驱动辊的区域中。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3所涉及的打印机是在方案1或方案2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基础上,具备:从对所述纸张进行打印且相对于所述输送辊对设置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打印部起,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引导所述纸张的送出通路,所述送入通路和所述送出通路大致平行,且夹着所述输送辊对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4所涉及的打印机是在方案1或方案2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基础上,对所述纸张进行打印的打印部和所述驱动辊固定在打印机本体上,所述送入通路和所述从动辊一体形成,且形成有可在所述打印机本体上进行拆装的纸张输送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5所涉及的打印机是在方案3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基础上,对所述纸张进行打印的打印部和所述驱动辊固定在打印机本体上,所述送入通路和所述从动辊一体形成,且形成有可在所述打印机本体上进行拆装的纸张输送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打印机,无需变得大型化,能够用简单的构成来增大驱动辊和纸张之间的接触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打印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击打式点阵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从图1所示的打印机的箭头A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从图1所示的打印机的箭头B观察到的背面的图。
图4是表示插入导向部的图,(a)表示主体部分,(b)表示安装在形成于主体部分上的分隔片安装部上的用于调整纸张宽度的分隔片。
图5是表示沿着图1所示的打印机的C-C线的截面的图。
图6是表示从打印机拆下插入导向部和送入导向部(包括送入通路的构成)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纸张输送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包含送入导向部的纸张输送单元的、相当于图5的立体图。
图9是送入通路和输送辊对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详细示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基础框架(打印机主体);15:送出口;20:打印部;21:打印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铁城控股株式会社;西铁城精电科技株式会社,未经西铁城控股株式会社;西铁城精电科技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24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汽车白车身焊装生产线上的定位结构
- 下一篇:大零件自动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