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U型弹簧蓄能增压密封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2413.0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4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于成亮;邹宁;金凤禄;张键伟;谢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沃泰工业阀门(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00 | 分类号: | F16J15/00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4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蓄能 增压 密封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活塞系统或压力系统用密封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用于低温(-110℃以下)和超低温(-196~-256℃)环境下的U型密封圈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国内已有的同类型密封圈产品只适用于静密封、低压、端面密封。用于动密封的密封圈,金属骨架为螺旋弹簧,接口处有焊点,在低温情况下存在隐患。
在超低温情况下,橡胶O型圈会发生硬化甚至是破裂,而不能使用;金属O型圈或C型圈密封件,无法对活塞杆和活塞的收缩量提供足够的补偿。
在超低温情况下,金属与非金属都会发生收缩,而非金属部件的收缩率一般是金属部件的十倍左右,在活塞或密封系统中,若O形圈或同类密封件没有相应的收缩补偿措施,就会发生泄漏。若把密封件改为金属材料,并使密封件具有足够的弹性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只能用于静密封,因为动密封情况下,金属与金属发生摩擦,会使密封面发生划伤,在使用一定次数后仍会发生泄漏。
现有技术通过金属弹簧外增加非金属薄膜可以解决前面所述两者不能兼顾的问题,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其一,该金属弹簧为螺旋式弹簧,衔接部位通过焊接方法连接,并且有重叠,在超低温情况下,焊点有发生断裂的可能,存在非常大的隐患;而且重叠部位与其他部位相比较,提供的弹力较大,造成整个圆周上的弹力不均匀,金属弹簧在低温情况下发生硬化,这种弹力不均匀现象会更加突出明显,甚至会影响到整个运动系统的性能;
其次,该金属弹簧为螺旋形状,与非金属薄膜的接触面并不完整,在弹力和介质力的挤压下,会在非金属薄膜内壁留下压痕,使薄膜壁厚不均匀,从而导致薄膜在低温情况下的收缩率不均匀,在弹簧支撑不到的部位有非常大的可能成为泄露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U型弹簧蓄能增压密封圈,本实用新型的U型弹簧蓄能增压密封圈主要用于低温(-110℃以下)和超低温(-196~-256℃)环境下,且可使用于静密封,也可用于动密封,尤其适用于低温高压环境。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U型弹簧蓄能增压密封圈,由非金属包覆套、金属U形圈和挡圈构成,其中,所述金属U形圈的截面为U形,且所述金属U形圈的内部空间构成U形槽,所述金属U形圈的开口端面朝向被密封的介质一侧或压力侧,所述非金属包覆套包覆于所述金属U形圈外,且所述非金属包覆套具有与所述金属U形圈的开口端面相平行的密封端面,所述挡圈填塞于所述金属U形圈的U形槽内,且所述挡圈与所述金属U形圈的开口端面相平行的外露表面高出于所述非金属包覆套的密封端面。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进一步地说,所述非金属包覆套仅包覆于所述金属U形圈的外表面。
较佳地是,所述金属U形圈的厚度均匀且其内外表面皆光滑。
较佳地是,所述挡圈为金属挡圈或非金属挡圈。
较佳地是,所述挡圈位于U形槽内的一端具有倒角。
较佳地是,所述非金属包覆套为聚四氟乙烯(PTFE)包覆套或聚三氟氯乙烯(PCTFE)包覆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U型弹簧蓄能增压密封圈由非金属包覆套、金属U形圈和挡圈构成,将金属U形圈作为骨架,外面包覆非金属包覆套,内部填塞挡圈,整体结构无焊接,本实用新型的金属U形圈可以提供均匀的弹力,并且在低温环境下的变形量均匀,与非金属包覆套配合可以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挡圈不仅具有支撑金属U形圈为整个密封圈结构提高刚性的作用,而且由于其外部高出非金属包覆套的密封端面,在往复运动中保护非金属包覆套,避免非金属包覆套因为与金属撞击而发生损坏,综上,本实用新型的U型弹簧蓄能增压密封圈可以用于低温(-110℃以下)和超低温(-196~-256℃)环境下,且可使用于静密封,也可用于动密封,尤其适用于低温高压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功效。本实用新型也可由其他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悖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范畴下,能进行不同的修饰与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沃泰工业阀门(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沃泰工业阀门(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24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Z法蓝宝石长晶锥形尾部长度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