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沥青球类贯入度试验辅助观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2323.1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3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鲍薪竹;王菲;马晓宁;张涛;周隆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G01B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球类 贯入度 试验 辅助 观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测试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潜望镜原理的沥青球类贯入度试验辅助观测装置,该装置用于沥青球类贯入度试验贯入球与试件接触面情况的辅助观测。
背景技术
现行沥青贯入度试验以针入度为主,随着道路新材料的不断开发,常规的沥青针入度试验指标已不能体现现有新材料的性能,逐渐引入了非针类贯入度试验,即沥青球类贯入度试验。但在进行球类贯入度试验的过程中,发现贯入球与试件表面的接触点不易观测,造成沥青贯入度试验操作困难,数据不实等问题,因此,为了提高沥青球类贯入度试验的效率和准确性,开发出一套沥青球类贯入度试验辅助观测装置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沥青球类贯入度试验辅助观测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基于潜望镜原理的沥青球类贯入度试验辅助观测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常规球类贯入度测试仪、固定支架、椭圆形反光镜、潜望观察镜固定环和潜望观察镜五个部分。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其他技术特点:
固定支架安装在测试仪中部,且固定支架与测试仪之间采用固定夹进行固定,支架位置可以上下调节。同时固定支架与连杆之间采用螺栓进行连接,其角度与位置可根据要求进行旋转或位置调整;连杆为双层嵌套形式,可自由拉伸缩短其长度;椭圆形反光镜、潜望观察镜固定环分别使用连杆和螺栓固定在支架的中部和端部,椭圆形反光镜、潜望观察镜固定环采用直接焊接或者螺栓形式与连杆连接;椭圆形反光镜底端与试样表面接触点处于同一水平面,潜望观察镜固定在潜望观察镜固定环中,潜望观察镜入射端位于椭圆形反光镜上方,并且其中心线对准椭圆形反光镜中心;潜望观察镜使用三块平面反射镜与一块凸透放大镜,利用平面反射原理布设于潜望观察镜外壳之中。
本实用新型的沥青球类贯入度试验辅助观测装置,借助椭圆形反光镜、潜望观察镜等光学仪器,即可方便的观测到贯入球与试件表面的接触点位置,并将其接触情况进行放大,可以简化沥青球类贯入度试验操作,观测直观,数据可靠,提高该试验的效率和准确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的连杆构造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的潜望观察镜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的潜望观察镜尺寸示意图。
图1~4图中各符号分别表示以下含义:1-球类贯入度测试仪;2-固定支架;2.1-连杆;2.2-螺栓;2.3-固定夹;3-椭圆形反光镜;4-潜望观察镜固定环;5-潜望观察镜;5.1-外壳;5.2-平面反光镜;5.3-凸透镜;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沥青球类贯入度试验辅助观测装置,包括常规球类贯入度测试仪1、固定支架2、椭圆形反光镜3、潜望观察镜固定环4和潜望观察镜5。固定支架2通过固定夹2.3固定在测试仪1中段;椭圆形反光镜3、潜望观察镜固定环4分别使用连杆2.1和螺栓2.2固定在支架的中部和端部,且椭圆形反光镜3、潜望观察镜固定环采用直接焊接或者螺栓形式与连杆2.1连接;椭圆形反光镜3底端与试样表面接触点处于同一水平面,潜望观察镜5固定在潜望观察镜固定环4中,调整连杆2.1长度,使得潜望观察镜5入射端位于椭圆形反光镜3正上方,并且其中心线对准椭圆形反光镜3中心。
应用本实用新型对沥青球入度贯入试验观测的步骤如下:
1、通过球类贯入度测试仪1下调贯入球靠近试件表面;
2、通过连杆2.1和螺栓2.2调节椭圆形反光镜3的角度和位置,至可以观察到贯入球底端与试件表面的位置;
3、调整潜望观察镜固定环4的位置和角度,使得潜望观察镜5入射端位于椭圆形反光镜3正上方,并调节潜望观察镜5,使目镜处可观察到反光镜中的贯入球底端和试件表面位置;
4、使用球类贯入度测试仪1继续下调贯入球,直至在潜望观察镜5的目镜中观察到贯入球与试件表面相接触时停止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23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