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挤出成型压条后共挤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2308.7 | 申请日: | 2012-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5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杨林;周以保;任力勇;陈志巍;单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海螺泰森挤出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08 | 分类号: | B29C47/0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6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出 成型 压条 后共挤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异型材挤出成型模具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挤出成型压条后共挤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异型材挤出成型胶条后共挤模具为单一的单腔胶条后共挤模具和双腔胶条后共挤模具。
异型材塑料高速挤出成型胶条后共挤模具包括挤出小模头、定型模具两部分,定型模具为湿式定型模具。
目前的塑料异型材挤出成型胶条后共挤模具通常由小模头部分组成,为整体80~100mm,同时在后面冷却水箱中配以2块15mm左右的插块。
在现有技术中,单腔和双腔胶条后共挤对于辅材压条系列型材,产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目前还没有一种好的结构能同时对压条系列型材四腔胶条后共挤进行供料,并且加热效果也很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挤出成型压条后共挤模具,其目的是满足异型材高速挤出产能要求,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挤出成型压条后共挤模具,包括分流器、两个分流管道、共挤模头、湿式定型模具,所述的压条后共挤模具设有四个压条成形腔,每个所述的分流管道在所述的共挤模头内再分成两个通道,分别通入两个压条成形腔。
所述的共挤模头与烘抢连接件固定连接。
所述的共挤模头上设有加热板。
所述的湿式定型模具分为2~3块湿式定型块,每块湿式定型块的厚度为25~30mm。
所述的湿式定型块设有成型腔体和真空吸气道。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满足了异型材高速挤出产能要求,减少了模具的数量,降低生产成本,极大程度方便生产工人的操作,提高了胶条后共挤型材模具的多腔体利用率,为胶条后共挤模具的推广使用打下基础。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湿式定型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分流器,2、共挤嘴上连接件,3、连接螺母,4、共挤嘴下连接件,5、模头模板,6、加热板,7、口模,8、口模,9、模头盖板,10、型材产品,11、烘抢,12、烘抢连接件,13、固定件,14、真空吸气道,15、成型腔体,16、湿式定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至图3所表达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为一种挤出成型四腔压条后共挤模具,包括分流器1、两个分流管道、共挤小模头、湿式定型模具和水箱。
每个分流管道包括共挤嘴上连接件2、共挤嘴下连接件4,共挤嘴上连接件2与分流器1固定连接;共挤嘴下连接件4与共挤模头固定连接。共挤嘴上连接件2、共挤嘴下连接件4通过连接螺母3连接紧固。
共挤小模头设有模头模板5、口模7、口模8、模头盖板9;还包括型材产品10。
如图2所示,模头模板5与固定件13紧固连接。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满足异型材高速挤出产能要求,降低生产成本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挤出成型压条后共挤模具设有四个压条成形腔,每个所述的分流管道在所述的共挤模头内再分成两个通道,分别通入两个压条成形腔。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满足了异型材高速挤出产能要求,降低生产成本,极大程度方便生产者的操作,提高了胶条后共挤型材模具的多腔体利用率,为胶条后共挤模具的推广使用打下基础。
所述的共挤模头与烘抢连接件12固定连接。烘抢连接件12与烘抢11连接。
所述的共挤小模头首先通过烘抢11加热的方式,将型材产品10的局部加热软化,以便于胶条共挤料粘附。
所述的共挤模头上设有加热板6。
其次通过加热板整体加热小模头,使胶条共挤料从供给挤出机进入分流器,然后再进入共挤小模头能够快速流动。
本实用新型中的共挤小模头的结构及技术要求:
保证共挤小模头各零部件尺寸精度要求,是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关键。要求将各型板口模7、口模8预先进行线切割预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海螺泰森挤出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海螺泰森挤出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23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