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砧板的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2188.0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4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刘赜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赜铭 |
主分类号: | A47J47/00 | 分类号: | A47J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砧板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砧板的改良结构,特别是指一种使用成本低廉、拆换组装便利的砧板结构。
背景技术
习见的砧板结构,乃多由木质材料或塑胶材质一体成型的片状砧板结构体,且该砧板结构体常见的形状有圆形及方形等;于使用时,可直接于该砧板结构体的一表侧放置待斩切的食物,以达到切割分离食物的功效。
然而,在部分较专业的应用场合(如:肉摊)中,于斩切食物的过程中,为避免强大的外力作用于砧板结构体而造成弹跳,多会将该砧板制成较厚重的结构体,如此一来,其生产成本亦随之增加;但在使用时,随着刀具长久施力接触,于该砧板结构体亦会产生许多交错延伸的切割凹痕,此种切割凹痕会残留该待斩切食物的渣屑,造成细菌滋生及食物污染等缺失,同时,该砧板结构体上的切割凹痕于后续的斩切过程中亦容易产生碎屑并与食物混杂,形成更严重的食物污染情形。
因此,目前较常见的作法是视该砧板结构体表面的破损情形,而适时更换砧板,以确保食物卫生及避免食物污染等情形发生;但若仅仅是表面损坏,即需更换整个砧板结构体,其使用成本极为昂贵,且亦不符合经济效益。
有鉴于习见的砧板于实际应用时有上述缺点,创作人乃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实用新型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砧板的改良结构,其可有效降低砧板的使用成本,提升整体的经济效益,且整体的组装拆换极为简易,具有使用上的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砧板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由多个砧板件相互叠置排列而成的砧板组件,各砧板件具有相同的周缘大小及形状,且该砧板组件依其排列位置而至少界定为位于上、下侧外露的二表侧砧板件,于各表侧砧板件周缘中段分别设有一环凹槽;
一具有截断缺口的束环,该束环于对应该截断缺口的二端部分别设有一结合部及一与该结合部相组接的被结合部,另于该束环二旁侧分别设有向中心弯折的分别嵌入二表侧砧板件的环凹槽内从而配合该结合部和被结合部的组接结合以使该多个砧板件得以相互叠置结合成一体的折缘。
其中,该砧板组件于二表侧砧板件之间设有至少一中间砧板件。
其中,该中间砧板件中段设有一环凹槽。
其中,该中间砧板件及二表侧砧板件具有相同的厚度与重量。
其中,位于砧板组件下侧的表侧砧板件具有较其它砧板件更大的厚度。
其中,位于砧板组件下侧的表侧砧板件具有较其它砧板件更重的重量。
其中,该结合部和被结合部为束环上截断缺口二端部向外弯折的凸部,于该二凸部上设有相对应的孔,一螺栓穿过该二孔,并配合螺合一螺帽以使该结合部和被结合部相组接结合。
其中,该二表侧砧板件的形状选自圆形、矩形或多角形的其中之一。
其中,该中间砧板件的形状选自圆形、矩形或多角形的其中之一。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藉由上述组合结构,其于每次仅需更换较薄的表层材料,即可提供一全新的使用状态,因此可有效降低砧板的使用成本,提升整体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其整体的组装拆换极为简易,且组合定位极为稳固,具有使用上的便利性。
至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则参照下列依附图所作的说明即可得到完全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构造分解图。
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组合外观图。
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图4: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至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主要包括:砧板组件1及束环2等部分,于本实施例的图示中,该砧板组件1由多个具弹性且耐切割材质(可为合成橡胶)制成的片状体相互叠置排列而成,且各片状体依其排列位置而可至少界定为位于上、下侧外露的二表侧砧板件11、13,且可依需要于二表侧砧板件11、13之间设置至少一中间砧板件12,该二表侧砧板件11、13与中间砧板件12具有相同的周缘大小、形状(可为圆形、矩形或多角形)及重量,且于该二表侧砧板件11、13与中间砧板件12周缘中段分别各设有一环凹槽111、131、1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赜铭,未经刘赜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21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