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阴极板的移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1673.6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5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吴用;吴俊义;郑丰敏;舒胜春;李志青;杨攀;陆修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门三友冶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7/00 | 分类号: | C25C7/00;C25C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顾王建 |
地址: | 317103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阴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阴极板的移载装置,属于铜电解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阴极板的移载主要是通过两只机械手抓取阴极板导电棒的两端来实现。由于导电棒的长短及位置偏差等原因,抓取时可能会出现导电棒一头没抓牢而悬空的问题,可靠性不够高。为解决此问题,本发明人设想在阴极板的中间抓取,为此,将阴极板设计成如图6所示样式,在阴极板的中间制有两个抓取窗口23。但这种阴极板目前还没有配套的移载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阴极板的移载装置,该阴极板移载装置从阴极板的中间抓取阴极板,提高了抓取阴极板的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阴极板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载机构以及用于钩取阴极板的移载框架,所述移载框架内安装有横移机构和横移油缸,所述移载框架由所述横移油缸带动沿所述横移机构滑动,所述移载机构上安装有用于带动所述横移机构进行上下移动的提升油缸。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移载框架包括一矩形架,所述矩形架由矩形管、框架连接板和两根横移导轨构成,所述矩形管上安装有油缸支撑架,所述油缸支撑架上安装有移载油缸,所述油缸支撑架上还设有由所述移载油缸带动进行旋转的旋转轴,所述矩形管靠近两端的内壁各安装一个轴承座,所述旋转轴的两端穿插在上述两轴承座内,所述旋转轴上还固定有用于钩住阴极板的挂钩。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横移机构包括平台底板,所述平台底板的四角均安装有与所述横移导轨配合的组合滚轮,所述平台底板上还安装有两根平行的提升导轨,所述两提升导轨之间安装有连接轴。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两提升导轨的顶部安装有顶板。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移载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中间安装有两组与所述提升导轨配合的组合滚轮,所述提升油缸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提升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连接轴连接。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组合滚轮包括支座,所述支座上安装有两根相互垂直的销轴,所述每根销轴上套有一只轴承。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挂钩的数量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可以从阴极板中间抓取阴极板,提高了抓取的可靠性,而且结构简单。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组合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移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横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移载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抓取的阴极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阴极板的移载装置,包括移载机构3以及用于钩取阴极板的移载框架1,所述移载框架1内安装有横移机构4和横移油缸5,所述移载框架1由所述横移油缸5带动沿所述横移机构4滑动,其中横移油缸5固定在所述横移机构4上,横移油缸5的活塞杆与移载框架1相连接。所述移载机构3上安装有用于带动所述横移机构4进行上下移动的提升油缸2。
上述的移载框架1具体包括一矩形架,所述矩形架由矩形管17、框架连接板22和两根横移导轨21构成。所述矩形管17上安装有油缸支撑架16,所述油缸支撑架16上安装有移载油缸15,所述油缸支撑架16上还设有由所述移载油缸15带动进行旋转的旋转轴18。其中移载油缸15和旋转轴18的具体连接关系为:在旋转轴18上固定有两片连接耳朵24,两片连接耳朵24之间固定有一根销子26;移载油缸15的活塞杆端部安装一块铰接板25,销子穿透该铰接板25实现销子与铰接板25的铰接。工作时,移载油缸15的活塞杆伸缩带动连接耳朵24摆动,进而使得旋转轴18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发生旋转。所述矩形管17靠近两端的内壁各安装一个轴承座19,所述旋转轴18的两端穿插在上述两轴承座19内。所述旋转轴18靠近两端的位置上还各固定有一只用于钩住阴极板的挂钩20,钩住阴极板时挂钩20正好穿过抓取窗口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门三友冶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三门三友冶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16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孔板洗涤脱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桥梁水下桩柱外包混凝土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