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障碍通行的立交桥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70711.6 | 申请日: | 2012-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5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 发明(设计)人: | 田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亦军 |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 地址: | 030012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障碍 通行 立交桥 | ||
1.一种无障碍通行的立交桥,其特征在于:包括南北双向主机动车道(A-B)和东西双向主机动车道(C-D),当所述南北双向主机动车道(A-B)和东西双向主机动车道(C-D)呈十字交叉时,南北双向主机动车道(A-B)或者东西双向主机动车道(C-D)在交叉处形成将另一条双向主机动车道联通的、相对于路面的机动拱桥通道(E),所述另一条双向主机动车道分别通过坡道(F)与机动拱桥通道(E)下方的路面双向机动车道对应衔接;还包括四条右转机动车道,所述四条右转机动车道分别为南向东右转机动车道(B-D)、东向北右转机动车道(C-B)、北向西右转机动车道(A-C)、西向南右转机动车道(D-A);所述南北双向主机动车道(A-B)、东西双向主机动车道(C-D)、四条右转机动车道均通过坡道(F)与路面机动车道对应衔接后形成立交桥的四个支部;所述立交桥的四个支部底面分别对应形成覆盖路面十字交叉口上人行横道的非机动拱桥通道(J)。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障碍通行的立交桥,其特征在于:立交桥的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立交桥由轻钢结构在交叉路口拼装而成。
3.一种无障碍通行的立交桥,其特征在于:包括南北双向主机动车道(A-B)和东西双向主机动车道(C-D),当所述南北双向主机动车道(A-B)和东西双向主机动车道(C-D)呈纵横交叉时,东西双向主机动车道(C-D)在交叉处形成供南北双向主机动车道(A-B)与南北向路面机动车道联通的、相对于路面的机动拱桥通道(E),所述南北双向主机动车道(A-B)通过坡道(F)与机动拱桥通道(E)下方的路面双向机动车道对应衔接;还包括两条右转机动车道,所述两条右转机动车道分别为南向东右转机动车道(B-D)、西向南右转机动车道(D-A);所述南北双向主机动车道(A-B)、东西双向主机动车道(C-D)、两条右转机动车道均通过坡道(F)与路面机动车道对应衔接后形成立交桥的三个支部;所述立交桥的三个支部底面分别对应形成覆盖路面十字交叉口上人行横道的非机动拱桥通道(J);
或者,当所述南北双向主机动车道(A-B)和东西双向主机动车道(C-D)呈纵横交叉时,南北双向主机动车道(A-B)在交叉处形成供东西双向主机动车道(C-D)与东西向路面机动车道联通的、相对于路面的机动拱桥通道(E),所述东西双向主机动车道(C-D)通过坡道(F)与机动拱桥通道(E)下方的路面双向机动车道对应衔接;还包括两条右转机动车道,所述两条右转机动车道分别为北向西右转机动车道(A-C)、西向南右转机动车道(D-A);所述南北双向主机动车道(A-B)、东西双向主机动车道(C-D)、两条右转机动车道均通过坡道(F)与路面机动车道对应衔接后形成立交桥的三个支部;所述立交桥的三个支部底面分别对应形成覆盖路面十字交叉口上人行横道的非机动拱桥通道(J)。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障碍通行的立交桥,其特征在于:立交桥的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立交桥由轻钢结构在交叉路口拼装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亦军,未经田亦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071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