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力随钻监测仪环空监测压力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0404.8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6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马红滨;刘琛;孟现波;唐亮;孙鹏;罗维;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1 | 分类号: | E21B47/01;E21B47/017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监测 仪环空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空监测压力接头技术领域,是一种压力随钻监测仪环空监测压力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勘探开发钻井技术的完善及地质工程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区块开始采用欠平衡钻井技术与水平井、定向井钻井技术相结合进行勘探与开发,并且井底压力随钻测量技术也逐渐开始在定向井、水平井当中应用;井底压力随钻测量技术是在钻井过程中,将真实的井底压力和温度参数进行动态采集,并利用水力脉冲方式实时传输,经地面接收还原成井底压力和温度数值,使现场工程师及时掌握井底压力和温度真实动态,及时调整钻井参数,确保将目标井控制在欠平衡状态,从而提升欠平衡钻井技术的工艺水平;但现所使用的井底压力随钻测量设备在监测环空压力和温度时,由于管柱内外压差,使仪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降低;同时钻柱内流体对井底压力随钻测试数据的监测影响较大,精准度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力随钻监测仪环空监测压力接头,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使用的井底压力随钻测量设备监测环空压力和温度时,准确性低和精准度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压力随钻监测仪环空监测压力接头,包括本体;在本体内部有开口向上的仪器安装槽,在仪器安装槽外侧的本体上有上下相通的至少一个的纵向连通孔;在本体上有与仪器安装槽相通的至少一个的横向过压孔;在本体的下端中部有接头凸台。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本体的上部外侧和下部外侧可分别有密封圈安装槽。
上述本体的上部外侧和下部外侧可分别上下间隔有两道环形的密封圈安装槽。
上述仪器安装槽外侧的本体上圆周分布可有三个弧形的纵向连通孔;在本体的中部外侧有环形过压凹槽,在本体上分别有三个能使环形过压凹槽与仪器安装槽相通的横向过压孔并位于每两个相隔的纵向连通孔之间。
上述仪器安装槽的上侧可有内环缺口,在内环缺口下方的仪器安装槽上有内螺纹。
上述接头凸台的下部可有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将压力随钻监测仪安装在仪器安装槽内,使压力随钻监测仪与井下的钻柱内流体隔绝,提高监测的精准度;同时在本体上设置纵向连通孔,可减少井内压差对监测的影响,准确性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本体,2为仪器安装槽,3为纵向连通孔,4为横向过压孔,5为接头凸台,6为密封圈安装槽,7为内环缺口,8为环形过压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所示,该压力随钻监测仪环空监测压力接头包括本体1;在本体1内部有开口向上的仪器安装槽2,在仪器安装槽2外侧的本体1上有上下相通的至少一个的纵向连通孔3;在本体1上有与仪器安装槽2相通的至少一个的横向过压孔4;在本体1的下端中部有接头凸台5。将压力随钻监测仪安装在仪器安装槽2内;在下入管柱过程中,井内的环空内流体通过横向过压孔4进入仪器安装槽2,由于仪器安装槽2使压力随钻监测仪与井下的钻柱内流体隔绝,可防止钻柱内流体进入仪器安装槽2,提高压力随钻监测仪对环空内流体监测的精准度;同时管柱内流体可通过纵向连通孔3与下面的管柱流道构成一个密闭的循环通道;减小管柱内外压差对压力随钻监测仪的影响,准确性高。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压力随钻监测仪环空监测压力接头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所示,在本体1的上部外侧和下部外侧分别有密封圈安装槽6。在密封圈安装槽6安装密封圈,可提高本体1与管柱之间的密封性,有效防止管柱内流体进入仪器安装槽2内影响压力随钻监测仪对环空内流体的监测。
如附图1所示,在本体1的上部外侧和下部外侧分别上下间隔有两道环形的密封圈安装槽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04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瓦斯监控系统
- 下一篇:免灌浆强制式浮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