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沙、固沙、治沙、改良土壤的种植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0251.7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8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树立;方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瓮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克勤 |
地址: | 7370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沙 固沙 治沙 改良 土壤 种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沙漠化土地、戈壁滩、盐碱地等不适宜植物生长和对种植植物选择性小的生态、地质环境改造和治理的防沙、固沙、治沙、改良土壤的种植盆。
背景技术
由于滥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利用资源及气候变化等原因,截止2011年底全球受沙漠化影响的土地已达3800万平方公里,中国是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7.4%,并且全球荒漠化土地仍以每年5万至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威胁到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土地和十多亿人的生活。
目前,对沙漠化土地的治理手段只是简单的将耐旱植物种植于沙漠边缘,利用自然降雨进行灌溉,条件好一点的利用滴灌技术进行浇灌,导致植物成活率低,养护成本大。而对于戈壁滩则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理手段,对于盐碱地只能采取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土地适种植物种类范围小。现阶段,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经检索,也没有相关的专利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沙漠化土地、戈壁滩、盐碱地等不适宜植物生长和对种植植物选择性小的生态、地质环境的防沙、固沙、治沙、改良土壤的种植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盐碱地只能采取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土地适种植物种类范围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沙、固沙、治沙、改良土壤的种植盆,包括依次从外向内设置的透气内胆保护层、保水、透气生态砂层、含营养基植物生长层,所述含营养基植物生长层内设有植物种植区,组成一个盆状结构。
所述含营养基植物生长层由磷石膏渣为原料制成。
所述保水、透气生态砂层由生态砂制成。
所述透气内胆保护层由磷石膏渣为原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磷石膏渣制成保水、蓄肥、缓释并具有改善土壤结构功能的磷石膏生态治沙新产品,既可以实现的综合利用,又可以探索出一条防沙、治沙、减缓土地沙化,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植物生长的新途径。
以磷肥生产中产生的磷石膏渣为原料制成富含利于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营养基内层,以环保砂作为保水透气中间层,以磷石膏渣为原料的外层保护壳的具有保水、蓄肥、缓释和改善土壤结构功能的盆状结构生态治沙新产品,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产品所用主要原材料——磷石膏渣,富含磷、硫等元素,而且还可以根据种植植物生长特点添加各种营养成分的特性,可以集中连片形式广泛应用于荒漠、戈壁、沙化土地以及盐碱地等严酷环境下对局部环境土壤的改良和治理,增加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改善土壤养分构成,实现有利于植物生长,防止和减缓土地荒漠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防沙、固沙、治沙、改良土壤的种植盆,包括依次从外向内设置的透气内胆保护层4、保水、透气生态砂层3、含营养基植物生长层2,所述含营养基植物生长层2内设有植物种植区1,组成一个盆状结构。
含营养基植物生长层2由磷石膏渣为原料制成。
保水、透气生态砂层3由生态砂制成。
透气内胆保护层4由磷石膏渣为原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利用磷石膏结晶粒的“晶核”作用,在有机酸辅助作用下形成的多孔、层状硅酸盐结构,可以承载大量利于植物生长的营养基,而具有保水、透气特性的生态砂可以嵌套更多的水分,从而使本产品具有保水、蓄肥、缓释和改善土壤结构功能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产品最终形成盆状型式,其中以磷石膏渣为原料制成的营养基作为内层种植植物,以生态砂制成保水透气的中间层,最外层以磷石膏渣为原料制成透气的内胆保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瓮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甘肃瓮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02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