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成品混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69864.9 | 申请日: | 2012-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3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柏力开米复合塑料(昆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3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成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品混料装置,属于挤出造粒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复合材料的挤出、造粒的过程中,由于生产过程中有不稳定因素的存在,有时会导致同一批次的先后出来的材料在品质上存在差异,如果终端产品未经均匀混合就直接包装出售的话,分包装之间的材料的品质稳定性不能得到保证,甚至影响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生产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而设计的终端的成品混料装置,用于保证同一批次材料的品质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成品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料滚筒,进料斗,送风机,以及驱动前述混料滚筒转动的驱动马达;前述混料滚筒、进料斗和送风机通过三通管道连通;前述驱动马达与混料滚筒通过皮带连接。
前述的成品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混料滚筒的内部沿轴向设置有凸棱。
前述的成品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混料滚筒倾斜设置。
前述的成品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混料滚筒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前述的成品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三通管道倾斜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结构简洁,制造方便;对挤出、造粒后的成品进行终端混合,首先借助送风机对成品进行初步混合,再利用混料滚筒进行充分混合,既保证了同一批次材料的品质的稳定性,又缩短了混合所用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成品混料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混料滚筒,2-进料斗,3-送风机,4-三通管道,5-皮带,6-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参照图1,本发明的成品混料装置包括:混料滚筒1,进料斗2,送风机3,以及驱动混料滚筒1转动的驱动马达(未图示)。其中,混料滚筒1、进料斗2和送风机3通过三通管道4连通,驱动马达与混料滚筒1通过皮带5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混料滚筒1的内部沿轴向设置有凸棱(未图示)。混料滚筒1转动时,凸棱将一部分成品带动向上运动,成品到达某一高度后再落下,从而提高了混匀度并且缩短了混匀时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混料滚筒1倾斜设置,更为优选的是,混料滚筒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6,不仅方便混匀,而且方便成品的倒出。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三通管道4倾斜设置。成品由进料斗2进入到三通管道4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可自动下滑进入混料滚筒1中,当成品的量较少时,无需启用送风机3,可节省能耗。
本发明的成品混料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将成品倒入进料斗2中,启动送风机3,将成品吹入混料滚筒1中,通过调节送风机3的风力使成品落入混料滚筒1内不同位置处,实现初步混合;进料完毕后,启动驱动马达,带动混料滚筒1转动,实现充分混合;最后,将混合均匀的成品由出料口6倒出、分装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柏力开米复合塑料(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柏力开米复合塑料(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98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弹簧零位基准和激光自准直测量的气磁隔振平台
- 下一篇:多功能反渗透膜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