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构件水平模板用支架倒链脱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8547.5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4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马荣全;王桂玲;周洪涛;于新平;陈广林;黎金亮;苗冬梅;姚守俨;马洪娟;范新海;郭志鑫;赵亚军;陈俊杰;陈界羽;童思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3/06 | 分类号: | B28B1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构件 水平 模板 支架 脱模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的脱模方法,尤其是一种预制构件水平模板用支架倒链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预制构件的吊装,是利用一大型吊装设备将预制构件直接吊离水平模板,由于大型吊装设备通常采用大功率的起吊机,起吊速度很快,对预制构件会造成很大的磨损,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我们在利用起吊机吊离预制构件前先通过一脱模机构将预制构件与水平模板有效且无磨损地进行分离,再用起吊机起吊,就不会造成预制构件表面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避免预制构件表面损坏的预制构件水平模板用支架倒链脱模机构。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构件水平模板用支架倒链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包括复数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两根立柱和一根架设于所述立柱上的横梁,所述横梁位于预制构件预埋吊点的正上方,复数倒链通过复数吊环连接在所述横梁上,所述倒链的下端连接预制构件的预埋吊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立柱的底部采用三向斜撑固定。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在利用大型吊装设备吊离预制构件前先通过支架和倒链于水平模板上向上吊起预制构件,各倒链同时收紧,按照相同的频率,相同的幅度进行,可以有效防止直接利用大型吊装设备起吊预制构件对预制构件表面造成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预制构件水平模板用支架倒链脱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预制构件水平模板用支架倒链脱模机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利于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以图1和图2的一较佳实施例作说明。
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构件水平模板用支架倒链脱模机构1包括复数支架10,各支架10相互平行架设在预制构件11上,支架10由两根立柱101和一根架设于立柱101上的横梁102焊接而成,立柱101位于预制构件11的两侧,底部采用三向斜撑103固定,横梁102位于预制构件11预埋吊点110的正上方。横梁102上通过复数吊环12连接复数倒链13,倒链13的下端连接预制构件11的预埋吊点110。
本实用新型预制构件水平模板用支架倒链脱模方法的具体施工如下:
预制构件11养护成型达到强度、侧模脱离后,将支架10架设在预制构件11上,调整支架10的位置,使其横梁102位于预制构件11预埋吊点110的正上方;
利用吊环12在支架10横梁102下方挂倒链13,倒链13下端连接预制构件11的预埋吊点110;
将倒链13缩短,直到倒链13与预制构件11预埋吊点110之间的链条全部绷紧即可;
同时收紧倒链13,按照相同的频率,相同的幅度进行,倒链13带着预制构件11向上运动离开水平模板14,收紧过程中时刻关注预制构件11情况,收紧速度不能太快,以免预制构件11表面损坏;
当预制构件11脱离水平模板120mm时,在预制构件11与水平模板14之间放入100mm的木方15,放松倒链13,让预制构件11缓慢落于木方15之上,解除倒链13与预制构件11预埋吊点110之间的连接,吊离支架10;
利用一大型吊装设备将预制构件11起吊运走,完成施工。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85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水型全自动常吊真空装置
- 下一篇:液晶光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