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多通道皮肤听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8539.0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7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文;张鹏伟;陈景霞;刘炜;王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11/04 | 分类号: | A61F1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通道 皮肤 听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听声器,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多通道皮肤听声器。
背景技术
世界上有近1亿听力残疾人,而我国就有2000万听力残疾人,如何解决这些人的听说问题,是世界上的一大难题。目前普遍使用的是助听器,但助听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由于助听器是利用麦克风把声音信号转化成电流信号并放大,然后再通过扬声器把放大后的声音信号传送给人的耳朵,即助听器只起到声音放大的作用。助听器具有如下缺点:(1)助听器中同时用到扬声器和麦克风,如果放大倍数过大,这二者之间会产生互感(也称为自激现象),以致无法使用;(2)助听器仍然要利用人的残余听力,所以助听器对于丧失听力比较严重的人不起作用。
本发明人在2009年11月申请了发明专利“多通道阵列式皮肤听声器”,并于2011年8月取得了中华人们共和国的发明专利授权(ZL200910219078.1)。但如何将发明专利“多通道阵列式皮肤听声器”实现产品化,使之能够更加方便的为聋人服务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本发明旨在解决“多通道阵列式皮肤听声器”的产品化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多通道皮肤听声器,实现了产品化过程中便携性、功耗低、分辨能力强、更加接近人耳的诸多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体式多通道皮肤听声器,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包括麦克风,与麦克风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接的麦克风音频放大电路,设置于供电通路上的电源开关,以及设置于麦克风音频放大电路输出信号通路上的音量调节器;
第二部分包括通过导线接收第一部分输出信号的音频多通道带通滤波装置,音频多通道带通滤波装置的每个通道有独立的中心频率,每个通道配有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形成功率放大阵列对各个通道的输出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然后经过升压阵列进行升压;
第三部分包括通过排线接收所述升压阵列输出信号的平面电极阵列,以及固定电极阵列的扎带。
所述第二部分还包括为所述三部分供电的电池,由所述电源开关控制整个供电通路。
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独立封装,通过导线实现信号和电源的传递。
所述麦克风设置于第一部分封装单元的外部。
所述麦克风设置于第一部分封装单元的内部。
相对于助听器来说,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接收声音不依赖于人体的任何残余听力,适用于听力损失非常严重的人使用;(2)灵敏度比较高,与人的耳朵的听觉范围基本一致,所以可获得对于语音及常遇到的声音的听觉;(3)增加音量时不会出现象助听器那样的杂音;(4)不会象助听器那样因为麦克风离扬声器太近而互感(自激),导致无法使用;
相对于电子耳蜗来说,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接收声音不依赖于人体的任何残余听力,听觉神经损坏者仍可使用;(2)灵敏度比较高,与人的耳朵的听觉范围基本一致;(3)不需要任何手术,副作用几乎没 有。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分体式多通道皮肤听声器,整体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麦克风、麦克风音频放大电路、电源开关和音量调节器。这部分相当于人体外耳,且体积小、功耗低、质量,适合于戴在耳朵附近。
第一部分主要用来进行麦克风放大。其中,麦克风用来将外部声音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麦克风音频放大电路用来将麦克风转化后的声音电流信号放大供第二部分处理,电源开关控制整个系统与电池的接通,音量调节器控制第一部分提供给第二部分的音量强度,麦克风、麦克风音频放大电路、电源开关和音量调节器固定在第一部分线路板上,第一部分进行固定、封装在第一部分壳体中,连接第二部分的导线负责将第一部分的声音信号传给第二部分,另外还负责将第二部分的电源能量传给第一部分,并通过第一部分的电源开关控制整个系统的电源接通。
第二部分包括音频带通滤波电路、放大升压电路,电池接触座和电池。这部分体积较大、功耗较大、质量较大,适合于戴在身上或手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85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处理炉的蜗轮蜗杆同步升降系统
- 下一篇:一种热处理炉的链轮升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