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光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67719.7 | 申请日: | 2012-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5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彬;曾国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黄超;周春发 |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导光板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提高光源辉度及均匀性的导光板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器面板的液晶本身不具发光特性,因而,为达到显示效果,需给液晶显示器面板提供一面光源装置,如背光系统,其作用在于向液晶显示器面板供应辉度充分且分布均匀的面光源。
先前技术的背光系统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反射板、扩散板与棱镜板组成。该光源可设置于导光板一侧或两相对侧并将光线发射至该导光板。该导光板的作用在于引导光线传输方向,使光线由导光板的出光面均匀出射,反射板相对该导光板的底面设置,以将由导光板底面出射的光线再次反射入该导光板内,提高光线的利用率。扩散板与棱镜板相对导光板的出光面依次设置,以使由导光板出射的光线分布更加均匀,进而提高液晶显示器面板的辉度与均匀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可提高光源辉度及均匀性的导光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至少一面设有复数微结构,各微结构凹入于该导光板内,且各微结构间的深度不相同,或者,各微结构突出于该导光板外,且各微结构间的高度不相同。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导光板设有一底面、相对于该底面的出光面,以及连接该底面及出光面的入光面,各微结构设于该入光面上。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各微结构可以为连续性排列于该导光板。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各微结构可以为非连续性排列于该导光板。
上述的各微结构可以为圆形;或者,各微结构可以为角椎形。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可提高光源辉度及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较佳实施例导光板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较佳实施例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较佳实施例导光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实施例导光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再一实施例导光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号说明:
导光板1
底面11
出光面12
入光面13
微结构1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导光板结构立体图,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导光板结构示意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1设有一底面11、相对于底面11的出光面12,以及连接底面11及出光面12的入光面13,入光面13设有复数微结构14(可以为网点形式),各微结构14凹入于导光板的入光面13内,且各微结构14间的深度不相同,请同时参阅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各微结构14可以为连续性排列于导光板的入光面13,且各微结构14可以为圆形;当然,各微结构亦可设于底面或出光面。
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可应用于背光模块或光源装置(例如灯具)中,而各光源可设置于该导光板的入光面外,光源的光线经由入光面上的各微结构的反射与散射作用,并向各个不同方向传输,最终由导光板的出光面射出,可使导光板发光均匀并提高光源辉度。
再者,如图4的另一实施例所示,各微结构14亦可为非连续性排列于导光板的入光面13,且各微结构14可以为角椎形的形式。
另外,上述各实施例中,各微结构14亦可突出于导光板1外,且突出的高度不相同,如图5的再一实施例所示,各微结构14突出于导光板的入光面13,同样可以达到提高光源辉度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普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77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功率以太网供电网络的电缆电阻确定
- 下一篇:多角度照射玻璃光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