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波浪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6793.7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0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李德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F03B13/22 | 分类号: | F03B13/22;H02K7/11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王树镛 |
地址: | 3160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浪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波浪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波浪能是一种绿色能源,在不可再生能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如果将波浪能转化成电能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现有的将波浪能转换成电能的是一种浮筒式波浪发电装置,包括浮筒和发电机,发电机的转子同轴固定连接有水平转杆,水平转杆同轴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浮筒上同轴固定有竖直驱动杆,竖直驱动杆上设置有齿条,齿条与从动齿轮啮合。这种浮筒式波浪发电装置在波浪起伏比较大的区域中波浪能转化成电能的效率比较高,但是波浪起伏低水流速度快的区域中几乎不能发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波浪起伏低水流速度快的区域中波浪能转化成电能效率高的波浪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波浪发电装置,它包括发电机、工作平台、与发电机转子同轴固定的水平转杆、竖直从动杆和驱动件,所述发电机通过支架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所述竖直从动杆的中部与工作平台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水平转杆同轴固定套设第一锥齿轮,所述竖直从动杆的上端同轴固定套设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直角转动配合,所述竖直从动杆的下端同轴固定套设第三锥齿轮,所述驱动件为水轮机,所述水轮机与一水平驱动杆的一端同轴固定,所述水平驱动杆的另一端同轴固定套设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直角转动配合。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波浪的水平流动力驱动水轮机旋转,使得水平驱动杆转动,接着通过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直角转动配合带动竖直从动杆转动,再经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直角转动配合,最后由水平转杆连同转子转动,使得发电机发电,从而将波浪的水平动能转换成电能。
作为改进,它还包括离合器控制开关、离合器、水平从动杆、竖直驱动杆和浮筒,所述离合器控制开关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所述水平从动杆的一端与竖直从动杆的中部通过离合器转动配合,所述水平从动杆上同轴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所述浮筒与竖直驱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竖直驱动杆的上端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从动齿轮相啮合。在波浪高低起伏的落差大时,离合器合拢,在波浪高低起伏的落差小时,离合器分开,提高波浪能的转换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发电机,2、工作平台,3、水平转杆,4、竖直从动杆,5、第一锥齿轮,6、第二锥齿轮,7、轴承,8、第三锥齿轮,9、第四锥齿轮,10、水平驱动杆,11、水轮机,12、离合器控制开关,13、离合器,14、水平从动杆,15、从动齿轮,16、竖直驱动杆,17、浮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的波浪发电装置如图1所示,它包括发电机1、工作平台2、与发电机1转子同轴固定的水平转杆3、竖直从动杆4和驱动件,发电机1通过支架安装在工作平台2上,竖直从动杆4的中部与工作平台2通过轴承7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水平转杆3同轴固定套设第一锥齿轮5,竖直从动杆4的上端同轴固定套设第二锥齿轮6,第一锥齿轮5与第二锥齿轮6直角转动配合,竖直从动杆4的下端同轴固定套设第三锥齿轮8,驱动件为水轮机11,水轮机11与一水平驱动杆10的一端同轴固定,水平驱动杆10的另一端同轴固定套设第四锥齿轮9,第三锥齿轮8与第四锥齿轮9直角转动配合。
实施例2的波浪发电装置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的波浪发电装置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它还包括离合器控制开关12、离合器13、水平从动杆14、竖直驱动杆16和浮筒17,离合器控制开关12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水平从动杆14的一端与竖直从动杆4的中部通过离合器转动配合,水平从动杆14上同轴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15,浮筒17与竖直驱动杆16的下端固定连接,竖直驱动杆16的上端设置有齿条,齿条与从动齿轮15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67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