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塞环拆装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6175.2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2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福;王建东;胡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12 | 分类号: | B25B27/12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王家昭 |
地址: | 261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环 拆装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塞环拆装工具。
背景技术
在整车配套中发动机装配、特别维修保养时,经常更换活塞,拆装活塞环。通常的做法是徒手掰开活塞环使其张开并将其嵌入到活塞的活塞环沟槽中或徒手掰开活塞环使其张开从活塞环沟槽中取出,这样的拆装方法工作效率很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同时由于人手力量难以控制,特别容易将活塞环拉伤或拉断而划伤活塞,容易伤到自己和他人,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目前虽然也有用于拆装活塞环的固定式活塞环压装机构,但其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不便于携带,且不适用于单件和在室外时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活塞环拆装工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握紧钳臂时其夹持部能撑开的钳体,其特征是所述夹持部包括安装在钳臂前端的活塞环端面定位钩。
采用上述结构后,拆装活塞环时,将活塞环端面定位钩深入活塞环端口间隙中,握紧钳臂,活塞环端面定位钩撑开,从而将活塞环撑开,随着握紧力逐渐增大活塞环端口间隙变大,活塞环的径向随之变大,当活塞环的直径大于活塞直径时,便可拆装活塞环。此种活塞环拆装工具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所述活塞环端面定位钩工作面侧设有限位槽,拆装活塞环时,活塞环的端面卡入限位槽内,防止活塞环前后移动。
所述夹持部还包括定位机构。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夹持臂,夹持臂内侧设有与活塞环形状相适应的用于嵌装活塞环的定位槽。拆装活塞环时将活塞环放入定位槽内,定位槽可以限制活塞环上下、前后移动,让活塞环保持水平状态,克服活塞环的自身弹力。此种定位结构制作简单,使用方便。
所述定位槽内设有防磨层,可防止拆装时活塞环被磨损,还可更好的对活塞环定位,防止其在定位槽内跳动。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夹持臂,夹持臂内侧设有多个用于嵌装活塞环的限位夹。
所述夹持臂呈弧形,且其圆弧为劣弧。
所述定位机构可拆卸式的安装在钳臂前端,使用时可根据活塞环的大小选择不同的定位机构。
所述活塞环端面定位钩固接在定位机构内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活塞环拆装工具包括握紧钳臂1时其夹持部能撑开的钳体,钳臂1包括左钳臂11和右钳臂12,两钳臂上分别设有把手13,两钳臂前端分别设有铰接套7,铰接套7包括左铰接套71和右铰接套72,左铰接套71上设有铰接孔,右铰接套72上设有与铰接孔配合使用的铰轴,左钳臂11和右钳臂12通过铰接套7铰接为一体,每个铰接套7前端螺接或插接外凸的呈弧形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后端的内侧面即靠近钳臂1端的内侧面上固接有活塞环端面定位钩2,活塞环端面定位钩2与定位机构相对面即其工作面侧设有拆装活塞环时用于卡住活塞环的端面的限位槽3,限位槽3为沉槽,活塞环端面定位钩2还可为其他容易想到的结构,如可直接将活塞环端面定位钩2的前端设计成向定位机构侧弯曲的结构,此种结构也可卡住活塞环的端面。活塞环端面定位钩2和定位机构组成夹持部。
定位机构包括夹持臂4,夹持臂4内侧设有与活塞环形状相适应的用于嵌装活塞环的定位槽5。拆装活塞环时将活塞环放入定位槽5内,定位槽5可以限制活塞环上下、前后移动,让活塞环保持水平状态,克服活塞环的自身弹力。此种定位结构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定位槽5内加设呈槽状的防磨层6,防磨层6可在制作夹持臂4时直接在定位槽5表面涂覆防磨涂料而成,也可在定位槽5内嵌装槽状的橡胶垫、铜垫等本领域能想到的防磨材料,制作时将橡胶垫等固接在定位槽5表面,防止使用时橡胶垫等随活塞环活动,通过增设防磨层6可防止拆装时活塞环被磨损,还可更好的对活塞环定位,防止其在定位槽5内跳动。定位机构还可为以下结构:其包括与活塞环形状相适应的夹持臂4,夹持臂4内侧均布多个用于嵌装活塞环的限位夹。其中定位机构的夹持臂4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其只要保证两夹持臂4形成的内表面的形状与活塞环的形状相适应即可,并在其内表面设置用于夹持活塞环的机构即可,其外表面形状不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61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从废菲林片中回收银的方法
- 下一篇:以甘蔗汁制备低聚果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