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吹膜机膜泡吹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5944.7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6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5/28 | 分类号: | B29C5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吹膜机 膜泡吹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塑料薄膜加工的吹膜机,具体涉及一种吹膜机膜泡吹胀装置。
背景技术
吹膜机是一种塑料薄膜加工装置,它将塑料粒子加热融化,再吹成薄膜。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两次成型法热收缩膜吹膜机包括挤出机1′、模具2′、风环3′、第一牵引辊机构4′、加热水箱5′、第二牵引辊机构6′、定型水套7、下机架8′、旋转齿盘9′、中机架10′、上机架11′、第三牵引辊机构12′、双工位收卷机构13′、旋转导电环14′、第四牵引机构15′及吊车16′。工作时,挤出机1′、模具2′、风环3′制得的膜泡进入电热水箱5′中,经过二次成型法吹胀加工后,成品塑料薄膜在牵引机构的作用下卷成筒状。
然而,上述吹膜机工作的过程中,由于膜泡浸泡在加热水箱5′的热水中吹胀,第二牵引辊机构6′设置于加热水箱5′中,膜泡在第二牵引辊机构6′的作用下容易发生粘连,使得加热后具有较大粘性的材料无法进行吹胀加工。另外无法进行三泡加工法(以获取更大的横向收缩率),由于经过两次吹胀加工的薄膜进入电热水箱5′后因受热会恢复到吹胀以前的状态,故经过两次吹胀的薄膜无法再在电热水箱5′中进行第三次吹胀加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吹膜机膜泡吹胀装置,该吹膜机膜泡吹胀装置能够对加热后具有较大粘性的材料进行吹胀加工,此外已经进行两次吹胀的热收缩薄膜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进行第三次吹胀加工。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吹膜机膜泡吹胀装置,包括热水喷淋装置、定型水套、对辊牵引机构及漏水斗,所述定型水套设置于所述热水喷淋装置的上方,所述对辊牵引机构设置于所述热水喷淋装置的下方,所述漏水斗设置于所述对辊牵引机构的下方,所述导辊在漏水斗下方。
所述对辊牵引机构包括动力机构、传动机构及两个辊筒,所述动力机构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辊筒连接,两个辊筒之间留有用于通过膜泡的间隙。
包括两个所述漏水斗,每一个所述辊筒的正下方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漏水斗,在漏水斗下方设置一根导辊。
所述热水喷淋装置将热水从喷淋装置内向膜泡喷淋,以达到加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对辊牵引机构设置于热水喷淋装置的下方,加工过程中,膜泡由导辊引人对辊牵引机构,再进入热水喷淋装置,使薄膜不会因为对辊牵引机构作用而产生粘连,能够对加热后经对辊牵引机构作用下具有较大粘性的材料进行吹胀加工。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喷淋热水的方法对膜泡进行加热吹胀,经过两次吹胀加工的热收缩薄膜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进行第三次吹胀加工,可以达到更大的收缩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吹膜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吹膜机膜泡吹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1′-挤出机;2′-模具;3′-风环;4′-第一牵引机构;5′-加热水箱;6′-第二牵引机构;7′-定型水套;8′-下机架;9′-旋转齿盘;10′-中机架;11′-上机架;12′-第三牵引机构;13′-双工位收卷机构;14′-旋转导电环;15′-第四牵引机构;16′-吊车。
在图2中:1-膜泡;2-对辊牵引机构;3-漏水斗;4-定型水套;5-热水喷淋装置;6-导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一种吹膜机膜泡1吹胀装置,包括热水喷淋装置5、定型水套4、对辊牵引机构2及漏水斗3导辊6,定型水套4设置于热水喷淋装置5的上方,对辊牵引机构2设置于热水喷淋装置5的下方,漏水斗3设置于对辊牵引机构2的下方,导辊6设置于漏水斗3的下方。
其中,对辊牵引机构2包括动力机构、传动机构及两个辊筒,动力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与辊筒连接,两个辊筒之间留有用于通过膜泡1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可以设置两个漏水斗3,每一个辊筒的正下方均设置有一个漏水斗3。
如图2所示,热水喷淋装置5将热水从喷淋装置内向膜泡喷淋,以达到加热效果。
工作时,膜泡1由导辊6引人对辊牵引机构2进入到热水喷淋装置5中,通过热水喷淋对膜泡1进行加热吹胀,喷出的热水在给膜泡1传递热量后,向下流入漏水斗3中。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59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芯片叠层封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驾驶员异常手势监测预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