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商用车气悬浮座椅减震机构的气动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5483.3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4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郑彬;刘建勋;姚胜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李尔汽车座椅有限公司十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52 | 分类号: | B60N2/52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高良军 |
地址: | 44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商用 悬浮 座椅 减震 机构 气动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商用车气悬浮座椅减震机构的气动控制阀。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汽车气悬浮座椅,只是单一的气悬浮减震,高度不能调节,造成人员上下车时不方便,对不同人群的适应性较差。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气悬浮减震座椅的高度调节问题及上下车不方便的问题,已出现一种可以进行高度调节的气悬浮座椅减震机构,气动控制阀安装在减震机构中心轴上,高度控制销安装在减震机构中心轴上端,高度调节手柄及快速充放气按钮安装外侧,空气弹簧安装在右侧,通过气管、拉线及拉簧连接。这种气悬浮座椅减震机构采用的气动控制阀结构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气悬浮减震座椅的高度调节,以简单的结构实现气路的快速切换,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提出用于商用车气悬浮座椅减震机构的气动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用于商用车气悬浮座椅减震机构的气动控制阀,包括阀体、气阀,其特征在于:阀体的一端设有复位弹簧连接臂,阀体上设有安装孔腔;阀体上并列设有两个腔室,两个腔室内设有可以沿轴向移动的调节销,调节销上套有复位弹簧;气阀安装在阀体的正面,气阀的两个气道口与调节销的头部对应,调节销的头部上设有密封垫;在阀体的背面设有调节片,调节片的中部位置铰接在阀体上,调节片的下端安装有磁铁;当阀体绕调节片摆动时,磁铁的位置发生变化,磁铁的位置有空位、与一个调节销对应的第一位置、与另一个调节销对应的第二位置三个状态;阀体上设有拉线连接端,通过拉线拉动阀体,调节销在磁铁的作用下可以向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气悬浮座椅减震机构安装在减震机构中心轴上,调节片的位置被固定,阀体通过拉线连接端与拉线连接,拉动阀体,即实现气阀的开闭控制。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简单,创新的采用磁力实现调节销的移动,从而达到控制气阀的目的,不但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沿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一种可以进行高度调节的气悬浮座椅减震机构中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用于商用车气悬浮座椅减震机构的气动控制阀,包括阀体1、气阀3,阀体的一端设有复位弹簧连接臂4,阀体上设有安装孔腔;阀体1上并列设有两个腔室,两个腔室内设有可以沿轴向移动的调节销8,调节销上套有复位弹簧7;气阀3安装在阀体1的正面,气阀3的两个气道口与调节销8的头部对应,调节销的头部上设有密封垫9;在阀体的背面设有调节片2,调节片的中部位置通过销轴5铰接在阀体1上,调节片2的下端安装有磁铁6;当阀体1绕调节片2摆动时,磁铁6的位置发生变化,磁铁6的位置有空位、与一个调节销对应的第一位置、与另一个调节销对应的第二位置三个状态;阀体1上设有拉线连接端,通过拉线拉动阀体,调节销在磁铁的作用下可以向下移动。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气动控制阀11安装在减震机构中心轴12上,高度控制销13安装在减震机构中心轴12上端,高度调节手柄14及快速充放气按钮15安装外侧,空气弹簧16安装在右侧,通过气管17、拉线18及拉簧19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当人体较小或座椅较低时,向上调节高度调节手柄,通过拉线带动高度控制阀,此时,高度控制销与气动控制阀的相对位置改变,气动控制阀的充气气路打开,通过气管给空气弹簧充气,座椅高度上升,当高度控制销与气动控制阀回复到初始相对位置时,气路关闭,停止充气,座椅固定到合适高度;反之,座椅下降到合适高度;
当乘员需要下车时,按下快速充放气按钮下端,此时,快速充放气按钮内气路打开,空气弹簧通过气管将空气排出,座椅快速下降到最低位置。当成员上车时,只需按下快速充放气按钮上端,气路关闭,座椅快速回复到最初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李尔汽车座椅有限公司十堰分公司,未经东风李尔汽车座椅有限公司十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54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