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综掘机电缆自动拖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4712.X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8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解波;孙浩;杜成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6 | 分类号: | B65G4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电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综掘机电缆自动拖拽装置。
背景技术
综掘机随机电缆位于机身后,电缆筐设在自动卸料装置上,跟随综掘机前进或后退。由于这段电缆需跟随综掘机共同进退,现在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将电缆一端固定在综掘机的龙门架上,然后再留够一定的距离,放置于巷道底板,当综掘机前进时,电缆随综掘机一道前进,当综掘机后退时,电缆随综掘机一道后退而折返、弯盘于巷道底板。
采取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龙门架在皮带机尾承载梁上运行时,电缆易落在跑轮的前方或后方,导致跑轮挤或压坏电缆而造成综掘机掉电,影响生产;
2、为了防止跑轮挤或压坏电缆,常采用人工看守和人工拖拽电缆,占用人员且费力;
3、在巷道底板拖拽这段电缆,易刮伤和磨损电缆而造成事故;
4、这段电缆长期放置于巷道底板,与淤煤、水等混在一起,影响环境。
为解决这一难题,现设计以下综掘机电缆自动拖拽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避免电缆受破坏,且能够节省劳动力,降低劳动强度的综掘机电缆自动拖拽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综掘机电缆自动拖拽装置,包括自动卸料台和拖拽臂,及与自动卸料台配合连接的皮带机,及设置在自动卸料台内的电缆框,及设置在自动卸料台两侧的承载梁,及安装在承 载梁下方,且采用螺丝固定连接的四个以上的托梁,及焊接在托梁上的电缆槽,所述拖拽臂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梁,另一端用于固定电缆,所述连接梁用螺丝固定在综掘机小跑车的横梁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缆槽两头开口,在侧端的电缆槽设置封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梁与拖拽臂缝合处开有一螺丝长孔,另在拖拽臂的前端打有小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相邻托梁间连接一个电缆槽,且托梁与电缆槽采用焊接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缆槽内均设置有撑子。
本实用新型一种综掘机电缆自动拖拽装置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综掘机前进时,在拖拽臂的作用下,将电缆在电缆槽和拖拽臂的支撑下悬空;当综掘机后退时,在拖拽臂的束缚下,由于电缆的自重,电缆落回电缆槽内。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电缆放置于电缆槽内,不会落于跑轮的前、后方,避免了因跑轮挤、压坏电缆而造成的事故,且随综掘机而前进、后退,成为了一个整体,改变了以前杂乱无章的现象,并避免了电缆与水、淤煤等接触,美化了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综掘机电缆自动拖拽装置的平面图;
图2为综一种掘机电缆自动拖拽装置的剖面图;
图3为拖拽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综掘机电缆自动拖拽装置,包括自动卸料台1和拖拽臂2,及与自动卸料台1配合连接的皮带机3,及设置 在自动卸料台1内的电缆框(未图示),及设置在自动卸料台1两侧的承载梁4,及安装在承载梁4下方,且采用螺丝固定连接的四个以上的托梁5,及焊接在托梁5上的电缆槽6,所述拖拽臂2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梁7,另一端用于固定电缆,所述连接梁7用螺丝固定在综掘机小跑车的横梁8上。
所述电缆槽6两头开口,在侧端的电缆槽6设置封口。
所述连接梁7与拖拽臂2缝合处开有一螺丝长孔10,另在拖拽臂2的前端打有小孔。
所述相邻托梁5间连接一个电缆槽6,且托梁5与电缆槽6采用焊接连接。
所述电缆槽6内均设置有撑子9。
本实用新型一种综掘机电缆自动拖拽装置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综掘机前进时,在拖拽臂的作用下,将电缆在电缆槽和拖拽臂的支撑下悬空;当综掘机后退时,在拖拽臂的束缚下,由于电缆的自重,电缆落回电缆槽内。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电缆放置于电缆槽内,不会落于跑轮的前、后方,避免了因跑轮挤、压坏电缆而造成的事故,且随综掘机而前进、后退,成为了一个整体,改变了以前杂乱无章的现象,并避免了电缆与水、淤煤等接触,美化了环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47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基于眼睛跟踪操作用户功能的方法及其移动装置
- 下一篇:柔性衬底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