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焙烧菱铁矿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3492.9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9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小众 |
主分类号: | C22B1/02 | 分类号: | C22B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世喆 |
地址: | 福建省福清***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焙烧 铁矿 系统 | ||
1.焙烧菱铁矿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式烧结机,该带式烧结机包括点火装置和用来输送菱铁矿的斗车,所述点火装置的底部具有喷火口,且该点火装置位于所述斗车的上方,与斗车之间留有间距;
该系统还包括:煤气供应装置,空气供应装置,混合装置;所述煤气供应装置与所述混合装置连接,所述空气供应装置与所述混合装置连接,所述混合装置连接至所述点火装置;
所述煤气供应装置,用于将煤气输送至所述混合装置中;
所述空气供应装置,用于将空气输送至所述混合装置中;
所述混合装置,用于将所述煤气供应装置送入的煤气和所述空气供应装置送入的空气进行混合,并将混合后的气体送入所述点火装置;
所述点火装置,用于点燃所述混合后的气体,燃烧产生的火焰经所述喷火口喷向所述斗车内的菱铁矿,以对菱铁矿进行焙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焙烧菱铁矿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混合管道;该混合管道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以及一个以上的三通支管;
所述第一支管连接至所述煤气供应装置,所述第二支管连接至所述空气供应装置;所述三通支管的两条子管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以连通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另一条子管连接至所述点火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焙烧菱铁矿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装置包括两个所述混合管道,每个所述混合管道包括三个所述三通支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焙烧菱铁矿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混合管道中,所述三个所述三通支管,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焙烧菱铁矿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供应装置包括煤气产生构件和与该煤气产生构件连接的第一输送管道,所述空气供应装置包括空气产生构件和与该空气产生构件连接的第二输送管道;
所述混合管道中的所述第一支管连通所述第一输送管道,所述第二支管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焙烧菱铁矿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管道包括第一输送支管和第二输送支管;
该系统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煤气产生构件中产生的煤气进行除尘操作的喷淋除尘装置,所述第一输送支管和所述第二输送支管通过所述喷淋除尘装置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焙烧菱铁矿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支管连接所述煤气产生构件和喷淋除尘装置,所述第二输送支管连接所述喷淋除尘装置和混合装置;
所述喷淋除尘装置包括水箱,该水箱被挡板分隔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挡板的底部与水箱的底部之间留有间距,所述第一区域的顶部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输送支管通过该第一连接孔密封连接至所述第一区域;所述挡板的上部具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输送支管通过该第二连接孔密封连接至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与外界连通。
8.如权利要求3-7任意一项所述的焙烧菱铁矿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煤气的流量和流速的阀门。
9.如权利要求3-7任意一项所述的焙烧菱铁矿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煤气产生构件为煤气发生炉,该煤气发生炉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一输送管道连接;
或者,
所述煤气产生构件为炼铁高炉,该炼铁高炉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一输送管道连接。
10.如权利要求3-7任意一项所述的焙烧菱铁矿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产生构件为用于将外界空气输送至所述第二输送管道中的鼓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小众,未经陈小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349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成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