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涌保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3374.8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6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巍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巍巍 |
主分类号: | H02H9/02 | 分类号: | H02H9/02;H02H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开区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电气设备的电涌防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雷电是由带电的云在空中放电导致的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雷电是造成电子设备损坏的重要原因,它威胁建筑、铁路、民航、通信、工控、军事等各个领域电子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在与电子设备连接的电源线、信号线以及控制线等金属线路上安装电涌保护器(SPD)是雷电防护的重要措施之一。电涌保护器已大量应用于各种领域,在雷电防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状态的好坏则直接影响其防雷效果,从而对所保护设备的安全带来隐患。
现有SPD的过流保护装置通常采用熔断器或断路器,用于分断SPD故障通路。但当SPD过流短路、工频电流通过时,其电流值有可能达不到过流保护装置的启动值,过流保护装置不动作,导致工频电流持续通过,防雷元件发热使SPD起火。故此过流保护装置对SPD的保护存在严重的盲区,在此区域内过流保护装置不动作,无法分断SPD故障通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有效解决现有过流保护装置对SPD的保护盲区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安全可靠的用于电源系统的新型电涌保护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是用于电力电子线路系统中的电涌保护器,所述电涌保护器主要包括电流传感器、继电器、阻流器、联动机构、防雷元件和分断开关。
所述防雷元件和分断开关串联,电涌保护器中阻流器与电流传感器和继电器在旁路中配合工作,既能使雷电电涌正常泄放,又能切断3A以上的工频电流,安全可靠。
所述电流传感器、继电器、阻流器、联动机构、防雷元件和分断开关,均设置在一个壳体内,是一个整体的新型电涌保护器。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
1.此新型电涌保护器解决了过流保护装置的防护盲区问题;
2.此新型电涌保护器将电流传感器、继电器、阻流器、联动机构、防雷元件和分断开关集成与一体,装于壳体,可满足用电设备对电涌保护器通流容量、响应时间、和电压保护水平三项指标的要求,增强了设备的可靠性;
3.当雷电电涌电流流过时,所述电流传感器对高频电流不响应,继电器不会被驱动,从而保证SPD正常工作,泄放雷电电涌。同时限流器对高频雷电流有抑制作用,呈现高阻抗,保护继电器不受雷电电涌的冲击影响;
4.当防雷元件失效短路、工频电流流过SPD时,此低频电流能被电流传感器感知并驱动继电器,使旁路传导电路导通。同时限流器在低频电流下呈现低阻抗,工频电流流入旁路,使铁心产生磁力带动联动装置,拉开分断开关,切断SPD通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1是分断开关,2是弹簧,3是电流传感器,4是防雷元件,5是阻流器,6是继电器,7是联动机构,8是外壳。
本实用新型是用于电力电子线路系统中的电涌保护器,所述电涌保护器主要包括电流传感器、继电器、阻流器、联动机构、防雷元件和分断开关。
所述电流传感器(3)能够检测到流过SPD通路上的3A以上的工频(低频)电流,驱动继电器(6),使旁路电路导通。其对高频雷电流的感应有抑制作用,不会驱动继电器(6)。此电流传感器(3)可采用硅钢片做铁圈的铁心。
所述阻流器(5)可由电阻、电感、电容等电气元件组成,低频(工频)电流流过时,其呈现低阻抗,确保工频电流流过旁路,使铁心产生磁力驱动联动机构(7),带动分断开关(1),分断SPD通路;当高频雷电流流过时,其呈现高阻抗,保护继电器(6)不受雷电电涌冲击影响。
所述继电器(6)可由可控硅、光电继电器、半导体开关等电气元件组成,其由电流传感器(3)检测到的电流驱动闭合。仅当工频电流流过SPD时电流传感器才会驱动其闭合,高频雷电流不能被此电流传感器(3)感应。
所述联动机构(7)通过铁心磁力的作用,能够带动分断开关(1),从而分断SPD通路。
所述分断开关(1)在联动机构(7)动作后,通过弹簧(2)的拉力会使电路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巍巍,未经孙巍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33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