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器滴斗及包含它的输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2904.7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1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林卫健;黄金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科诺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65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14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器滴斗 包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输液器滴斗及包含它的输液器。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的输液器,在输液起始时刻,药液从药瓶流出,通过管路经滴管流入滴斗内,此时药液易将滴斗内的气体向下排出,进入长输液导管内,形成气泡,同时由于输液导管内壁的表面张力,少量气泡易被吸附在导管内壁上,而排净气泡不仅困难,而且费时,不利于紧急输液和抢救病人,并且所产生的气泡如果进入患者体内,易造成气栓,从而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隐患。
目前的无气泡输液器所存在的缺陷主要为位于滴斗处的排气组件容易失效,导致滴斗内的气体不易从输液器中排出,存在气泡依旧随药液经长输液导管进入患者体内的危险。
公告号为“CN20161822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安全无气泡输液器,该输液器在滴斗盖上安装有排气组件,排气组件由一排气针、一空气过滤器组成;排气针穿过滴斗盖紧贴滴斗内壁并伸入其内;空气过滤器安装在滴斗盖上端与排气针相联接,空气过滤器内有空气过滤膜,可过滤进入滴斗内的空气;排气组件这样的结构,输液时能将滴斗内的空气自动通过排气组件排出。
导致该专利的排气组件容易失效的原因在于,由于该专利的排气针外径为0.6mm-2.0mm,而内径小于其外径,如果滴斗内的药液液面浸过排气针末端,使得药液进入排气针内,而后待液位回落到排气针末端以下,由于水的表面张力和毛细管作用的影响,药液容易残留在排气针内,导致出现“滴挂现象”,致使排气针不能正常进气排气,排气组件便会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液器滴斗,解决了传统滴斗因排气针内径过小,药液浸入排气针内不易滴落,堵塞排气针,使排气组件失效的问题。
一种输液器滴斗,包括斗体、滴斗盖、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
排气管,
空气过滤器,设于斗体内部,包括疏水性过滤膜以及与排气管末端连接的空气过滤器骨架,所述的空气过滤器骨架上固定疏水性过滤膜。
正常工作时,药液滴入滴斗,滴斗内的空气通过排气组件排出,当滴斗内液面浸过空气过滤器时,由于空气过滤器的滤膜采用疏水性微孔滤膜,能有效阻止药液进入膜内,从而有效防止液体进入排气管,当液位回落至空气过滤器以下位置时,由于药液没有残留在排气管内,排气管不会出现堵塞。
所述排气管与滴斗盖一体成型,简化了制造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排气管与滴斗盖之间没有间隙,提高了密封性能。
所述排气管位于斗体的体外部分的侧面设有排气孔,且该部分端面设有保护盖,由于排气孔设于排气管的侧面,可以防止异物进入排气管内,甚至落入滴斗内部。
所述排气孔沿轴向延伸至排气管的端部,使得排气管端面形成一缺口,如此结构可以减小排气孔的开设难度,另外也有助于保护盖与排气管之间的装配。
所述空气过滤器的方向可以任意设置,优选的,所述疏水性过滤膜的过滤面朝向斗体底面或斗体侧面,更优选的,所述疏水性过滤膜的过滤面朝向斗体底面,如此设计可以尽量避免在一些特殊情况,如滴斗晃动时,滴管滴下的药液接触到疏水性过滤膜的过滤面上。
所述空气过滤器在滴斗内的高度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优选的,所述空气过滤器与滴斗盖之间的距离为斗体轴向长度的1/4~1/2,可以使滴斗内药液的液面被控制在较好的高度上,从而有助于观察滴液速度和滴液的平稳性。
所述排气管的末端与空气过滤器骨架可以通过套接、热熔焊、超声焊等方式连接,可以保证它们之间的密封性能。
所述疏水性过滤膜通过热熔、粘结剂粘结、超声焊等方式固定在空气过滤器骨架上,采用粘结剂粘结固定操作相对简单,但粘结剂必须无毒,而且粘结性须保证不会受到药液的影响;热熔、超生焊等方式固定操作相对比较复杂,但无须粘结剂辅助固定,安全性较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输液器,它包括所述的输液器滴斗。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由于疏水性过滤膜可以阻挡药液进入排气管,药液不会残留在排气管内,即使排气管内径很小,也不会出现堵塞现象。
(2)当滴斗内液面浸过空气过滤器,滴斗内未充满药液的部分形成密闭空间,当药液持续进入该空间,该空间内的气压会逐渐增大,直至内外压力相等,因此本实用新型滴斗内部的最高液位可以通过排气管长度控制。
(3)本实用新型滴斗的排气组件结构可以药液与不净空气直接接触,降低了药液被污染的风险,提高了输液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科诺过滤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科诺过滤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29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接钳
- 下一篇:一种整只家禽蒸煮用料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