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套接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2407.7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3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福海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F9/02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45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接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具体为一种采用内置换热芯体的套接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用于液相或汽液两相热交换的换热器,有板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等。前者生产成本高,使用成本也高。套管式换热器体积大,安装不方便。中国专利200510031784.5公开了一种“回管换热器”,其由1-12个直筒体与端盖组成换热器外壳,每个筒体内包含1-8个回形针状的回管,回管管头从端盖盖板穿出,同组回管相邻首尾管头通过连接弯头相连通。各组回管的进出端分别通过分配器连接为一总管。各回管内空间为一路传热介质的流程。换热器外壳内回管外夹层空间为另一路传热介质流程。二者通过回管间隙进行热交换。这种装置换热效率高,但结构略显复杂,而且采用多支管路汇接连通,制作成本较高。发生故障时修理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套接式换热器。解决了目前类似结构换热器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等不足。
一种套接式换热器,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置有换热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芯包括上部导流管与下部回流管,两管之间通过支管连通。
所述的一种套接式换热器,其中上部导流管通过热介质入口与外部热源连通,下部回流管通过热介质出口与外部热源回流装置连通。
所述的一种套接式换热器,其中导流管或回流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套接式换热器将壳体内的换热芯制作为一体结构,并且采用内部连通方式,使得换热芯结构更加简单,其可采用铸造成型,制作方便,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热介值入口、2-换热芯、3-壳体、4-导流管、5-换热腔,
6-出水管、7-支管、8-回流管,9-进水管,10-热介值出口、11-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套接式换热器,有一个金属或其它相应材料制作的壳体3,壳体内为换热腔5,换热芯2置于换热腔内。上述换热芯为一个整体连通的型体,其由上部导流管4和下部回流管8组成,两个管路之间有支管7连通。其中支管7至少有三支或三支以上。导流管4通过热介质入口1与外部热源连通。回流管8通过热介质出口10与外部热源的回流装置连通。换热芯2内充满热介质,如水、汽、油等常用介质。换热腔5内注满换热介质,通常采用水为介质。换热腔5通过进水管9与出水管6与散热器连通。为了控制温度,在导流管4或回流管8上接一个电磁阀11,通过置于室内的热敏开关或电脑程序控制电磁阀的开关或开度,进而控制室内温度的高低。
工作时,将换热器上的热介质入口1与热介质出口10与热源接通。进水管9和出水管6与外部散热器连通。高温介质进入换热芯2内,将换热腔内的水加热将被强制与散热器内的水进行循环交换。将热能源源不断送入使用者空间。热介质经散热芯片组降温后由热介质出口10回流外部热源再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与换热芯可由板材焊接而成,也可由铸造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福海,未经王福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24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煤岩巷顶板支护的复合型桁架
- 下一篇:煤矿用耙斗装岩机的受力缓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