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卧式龙门带锯上的机架接驳工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2023.5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3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志林 |
主分类号: | B23D55/02 | 分类号: | B23D55/02;B23Q1/01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蒋康铭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卧式 龙门 带锯 机架 接驳 工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式龙门带锯,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卧式龙门带锯上的机架接驳工艺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内生产水平的提高,企业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对大型锯切设备的需求也更加迫切,超大型的材料(例如,长5m、直径0.5m以上的原木)由于其体积大、重量重,要对其进行切割的难度较大。针对于此,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卧式龙门带锯,该带锯包括机架、位于机架中部并用于支撑材料的托架、设置在机架上并可沿机架上来回移动的龙门架、设置在龙门架上并可沿龙门架上下移动的锯架;由于设备体形较大,所述机架由多条方管拼接而成,相邻方管之间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管在安装调试时不方便,容易发生移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设计出一种应用于卧式龙门带锯上的机架接驳工艺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应用于卧式龙门带锯上的机架接驳工艺结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由多条方管首尾拼接而成,前一条方管的尾部和后一条方管的首部均设有向侧面凸出的连接环Ⅰ、Ⅱ,一螺栓穿过连接环Ⅰ、Ⅱ并通过螺母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前一条方管尾部和后一条方管首部的侧面设有至少两个以上的连接环。
在本实用新型中,相邻两条方管之间的连接处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侧分别通过连接件与两条方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相邻两条方管之间的连接处设有至少两块连接板。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相邻两条方管之间的接触端面为精密加工后的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相邻两条方管之间通过多个螺栓螺母连接,加工简单、快捷,使其安装调试方便,并在连接处设有连接板,连接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方管上,使其连接更加稳固,起到定位、不移位的作用,进一步,相邻两条方管之间的接触端面为精密加工后的平面,确保了平面接触的紧密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方向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卧式龙门带锯上的机架接驳工艺结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由多条方管1首尾拼接而成,前一条方管1的尾部和后一条方管1的首部均设有向侧面凸出的连接环Ⅰ、Ⅱ11、12,一螺栓2穿过连接环Ⅰ、Ⅱ11、12并通过螺母固定。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前一条方管1尾部和后一条方管1首部的侧面设有至少两个以上的连接环,该连接环均匀地分布在方管1的两侧面或底面,其最优方式为设有四个连接环,并分别位于方管1两侧面的上下部。
进一步,为了使其连接更加稳固,相邻两条方管1之间的连接处设有连接板3,连接板3的两侧分别通过连接件4与两条方管1连接,所述连接件4可为螺栓、定位销轴等起到连接作用的部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相邻两条方管1之间的连接处设有两块连接板3,分别位于方管1的内侧面和外侧面。此处,当然亦可设有三块,第三块位于方管1的底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相邻两条方管1之间的接触端面为精密加工后的平面,该平面可以为竖直平面或相互配合倾斜面,只要能够使其相互紧密接触的平面即可。
当然,本实用新型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之外,其它等同技术方案也应当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志林,未经周志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20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