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把姿势转换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60943.3 | 申请日: | 2012-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7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 发明(设计)人: | 董天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天成 |
| 主分类号: | B62K21/16 | 分类号: | B62K21/1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新苏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221 | 代理人: | 朱建民 |
| 地址: | 21500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把 姿势 转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自行车的另部件,特别涉及到自行车上的手把姿势转换器。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提出之前,我国的自行车的花色品种极其繁多,自行车的数量十分巨大,不愧为自行车王国。大多数的自行车上都设置水平状或呈︹状的手把——俗称笼头。不少骑手在长时间骑行自行车之后,手臂会有不同程度的酸、痛、麻的感觉,骑行时间越长,手臂酸、痛、麻的感觉越严重也越明显。这是因为手握车把时间长了,手臂上的血管、肌肉乃止神经长时间受到压迫而导致血流不畅。为了缓解或解决骑行中手臂酸、痛、麻问题,就需经常频繁地改变手握把的姿势,对于水平状手把而言,这不是一个容易办到的事情(往往需要单手操纵手把)。许多运动型自行车,如山地车,在水平状手把(又称主手把)的两侧各设置向上或向下的较为短小的手把(又称副手把)。这样骑手就可以转换手握车把了,由原先的虎口相对式的水平握把调整到虎口各自向上的立式握把,手握车把姿势的改变就有可能缓解或解决手臂酸、痛、麻问题。然而要从主手把转换到副手把并不能轻松自如地进行,只能一只手一只手地转换。尤其在快速骑行时,进行这种转换或多或少会分散骑手的注意力,还会影响骑行速度。这种依靠人工硬性转换来实现手把姿势的变化,不仅不灵活不方便,也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把姿势转换器。使骑手在骑行过程中随时可以改变手握把姿势,且可以轻松灵活地进行转换。转换器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非常实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手把姿势转换器,包括设置在主手把两边的面板及与所述的面板相配合的底板。
所述的面板的底部设置与底板相配合的圆轴。
所述的底板的上部设置与所述的圆轴相配合的轴孔。
所述的底板的底部设置与自行车的主手把相配合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措施后,骑手在骑行过程中随时可以改变手握把姿势,且可以轻松灵活地进行转换。从而不断调整手臂受压状态,改善手和手臂的血流状况,不致发生手臂酸、痛、麻问题,达到运动健身之目的。转换器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十分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仅表达主手把一边的转换器)。
图2为图1中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剖视图。
图中:1为面板, 2为圆轴,3为底板,4为轴孔,5为凹槽,6为主手把,7为副手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手把姿势转换器,包括设置在主手把6两边的面板1及与面板1相配合的底板3;面板1的底部设置与底板3相配合的圆轴2;底板3的上部设置与圆轴2相配合的轴孔4;底板3的底部设置与自行车的主手把6相配合的凹槽5。
在长时间骑自行车之时,骑手往往会感觉到手和手臂有不适之处,需要调整握把的姿势。此时,只需要骑手将手掌按在面板1上,自由平稳地转动90°,骑手就可以改变握把的姿势——由原来双手的虎口相对地握在主手把6上改变为双手的虎口同时向上地握在副手把7上。同样道理,骑手可以恢复到原来的握在主手把6上的握把姿势。
底板3有凹槽5卡在主手把6上,起固定作用,整个手把姿势转换器不会发生旋转运动。面板1上的圆轴2插在底板3上的轴孔4中,面板1就可以自由转动了。
当副手把7并不向上设置而采用弯把向下形式时,本实用新型仍然可以适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天成,未经董天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09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