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平板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0675.5 | 申请日: | 2012-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0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树生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0;F21V19/00;F21V13/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平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板灯,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性能,重量轻、成本低且安装方便的LED平板灯。
【背景技术】
随着照明行业的发展,其在节能环保等技术性能方面要求的提高,用于室内的照明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安全性能好,能源消耗低,照度高,均匀性好。而现有照明灯的光源主要采用白炽灯泡技术和荧光灯管等技术,而白炽灯泡功耗高,寿命短,已不再适应各个场合的应用。而大部分荧光灯管现在普遍在使用,但是节能效果差,使用寿命短。目前,随着LED功率的大幅度提升,LED作为光源在照明领域得到普遍的应用。但是由于LED灯的发光不均匀,发光面小,同时光束集中,光线不柔和,眩光现象严重,从而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平板灯作为一种常用的面光源灯具,其结构主要由光源及导光板组成,该灯具的工作原理是采用导光板侧边,将点,线状态光源的光线导入,再经由导光板正面发散出来,由于该灯具具有超薄轻便,光线均匀,节能且稳定耐用等诸多优点,目前已越来越多的投入到照明,显示屏领域。平板灯结构中,为了固定住光源及导光板,将采用一带腔体的外壳,以将光源及导光板固定于腔体中,且为了防止导光板及光源松脱,通常会在内腔的外延设置边框,并采用螺丝锁死,如此导光板及光源便会限位于腔体内;这种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灯具需要借助工具进行固定,且固定过程略有不便,而在灯具整体装配完成后,就不方便拆,这样将使得灯具的维护难度增加,不利于更换部件, 而且同一种型号的灯具,其外壳形状大都是一样的,不利于灯具外形的多样化,此外,由于外壳采用密闭腔体的形式固定光源,对于LED的散热效果会不够理想。再次,导光板不仅增加成本,同时亦增加产品重量,在使用的过程中,特别是平板灯一般定位于室内高处,故过重的产品容易引起安全隐患,且,导光板亦会影响到LED灯的散热,及阻挡光线而降低光效。
如图1所示,一种现有技术提供的LED平板灯,其结构主要包括反光膜1,反射板7,LED模组2,散热板4及锁紧卡扣5,其中边框3与散热板4通过锁紧卡扣5卡扣与其上对应的卡槽41,42,43,31配合装在一起,使得反光膜1,反射板7与LED模组2定位卡装在边框3与散热板4之间,其中,反射板7遍布于整个正面,反光膜1设置于反射板7后侧背部,LED模组2位于反射板7侧边,在工作时LED模组2的光线由反射板7侧边射入反射板7,经由反光膜1的二次聚光反射作用及反射板7的反光扩散作用,从反射板7的正面,边框3的框架之间射出,达到指示照明效果,此外在边框3及散热板4之间,反射板7的前侧可设置导光板6,提高发光效果。
然而过多的光学元件不仅大量的吸收光能,降低光学利用率,同时不能良好的解决散热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之重量过重,散热不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性能且重量较轻的LED平板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LED平板灯,其包括一收容框,多个阵列排布的LED灯珠及一扩散板,其中该多个阵列排布的LED灯珠收容于该收容框,该扩散板设置于该收容框之上方,该LED灯珠直接定位于该收容框,其发出之光束仅通过该扩散板即射出。
优选地,该收容框为铝片材一体成型,或其包括一底座及四边框,该四边框从底座的四边分别向外延伸而出,该底座为铝片材。
优选地,LED灯珠为一自散热LED灯珠或一LED灯珠组合体,该自散热LED灯珠包括一散热器,一成型于其上的LED芯片,及该LED芯片上引出的电极,该LED芯片定位于该散 热器上。
优选地,该LED灯珠通过高导热材料粘接或焊接于该收容框,或通过一铝板、铝线路板固定于收容框。
优选地,该自散热LED灯珠进一步包括一透镜,设置于该LED芯片上方,并定位于该散热器上或灯珠上或铝板上或线路板上。
优选地,该散热器为圆形,方形,四边形或六边形,该散热器亦可以为柱形或薄片形。
优选地,该收容框包括一底座及四个边框,该四个边框从底座的四边分别向外延伸而出,其内侧为倾斜状或垂直状。
优选地,该收容框的底座及四个边框的内侧涂覆一层反射层。
优选地,该LED灯珠穿过带孔线路板上的通孔,并通过其上设置的电路实现电性连接,或通过导线——电性相连。
优选地,该LED灯珠为单芯片单色灯珠,或者为多芯片的多色灯珠,发出白光及组合成各种颜色的光,通过控制器实现色彩的各种变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树生,未经王树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06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