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及其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0636.5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3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春;朱红军;张育国;陈展;沈红美;孟庆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20 | 分类号: | B65D90/20;B65D88/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周惠来;徐恕 |
地址: |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及其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运输设备技术领域,涉及罐式集装箱,尤其涉及罐式集装箱的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集装箱是经常使用的一种运输工具,现有技术的罐式集装箱,通常包括有框架及安装于该框架内的罐体。该框架通常包括有前端框、后端框以及连接于该前端框和后端框之间的顶侧梁和底侧梁。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罐式集装箱,在罐箱吊运时,由于在集装箱专用车辆上有与罐式集装箱的角件孔相配合的定位栓或转锁等定位装置,若角件孔没有正好对准定位装置,则底侧梁极易与定位装置撞击,造成底侧梁和定位装置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罐式集装箱,在框架的底侧梁上设计避开槽结构,可以避免在吊运时与集装箱专用车辆上的定位装置碰撞,防止损伤。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是:罐式集装箱框架,包括前端框、后端框,以及连接于该前端框和后端框之间的顶侧梁和底侧梁;所述底侧梁的两端与前、后端框角件的连接处设置有避开槽,用于罐箱吊运时避免底侧梁与集装箱车辆上的角件孔定位装置撞击。所述底侧梁两端的避开槽处设置有满足强度要求的加强部件。
其中,所述避开槽位于底侧梁两端的下部。所述底侧梁两端的上部连接有长度大于避开槽的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端部与前端框或后端框连接。所述支撑管的尾部连接有管封板。
进一步,所述底侧梁两端设置有沿避开槽分布的补强板。
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罐式集装箱,包括罐体、安装罐体的框架;所述框架为上述的罐式集装箱框架。
与现有技术的罐式集装箱的结构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如下。
1. 在罐式集装箱框架的底侧梁两端,连接角件处设置避开槽结构,避免罐箱吊运时底侧梁与角件孔定位装置撞击,提高了罐式集装箱产品的质量。
2. 丰富了罐箱框架的底侧梁结构,具有较强实用性;底侧梁避开槽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适用范围广,能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3. 底侧梁的避开槽处通过加强部件补强,满足罐式集装箱的强度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罐式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侧工字梁横截面的投影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侧方管梁横截面的投影示意图。
图中包括:前端框1、后端框2、顶侧梁3,底侧梁4、角件5、支撑管6、管封板61、补强板7、罐体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及其框架的实施例涉及罐箱领域,这种集装箱可以避免在吊运时与集装箱专用车辆上的角件孔定位装置碰撞,防止损伤;并通过加强结构补强,满足罐式集装箱的强度要求。
罐式集装箱框架,包括前端框1、后端框2,以及连接于该前端框1和后端框2之间的顶侧梁3和底侧梁4;底侧梁4的两端与前、后端框角件5的连接处设置有避开槽,用于罐箱吊运时避免底侧梁4与集装箱车辆上的角件孔定位装置撞击。底侧梁4两端的避开槽处设置有满足强度要求的加强部件。
图1为现有技术的罐式集装箱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罐式集装箱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罐式集装箱包括罐体和安装罐体的框架;
图2中,罐式集装箱框架的底侧梁4带有避开槽,避开槽位于框架的底侧梁4两端的下部。底侧梁4两端的上部连接有长度大于避开槽的支撑管6。支撑管6的端部与前端框1或后端框2连接;支撑管6的尾部连接有管封板61。底侧梁4两端设置有沿避开槽分布的补强板7。
罐式集装箱框架一般采用两种底侧梁,即工字梁和方管梁。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侧工字梁横截面的投影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侧方管梁横截面的投影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侧梁4带有避开槽的罐式集装箱。该避开槽设置在底侧梁4与前端框1或后端框2连接的前、后端部。主要包括在底侧梁4的前、后两端设置有避开槽,沿避开槽的延伸方向增加相应的补强板7,并在避开槽上方增加支撑管6及管封板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06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轴心线双行星轮系驱动增速器
- 下一篇:一种报警挂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