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坐、可拖运多功能背包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0378.0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9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涛;房成亮;张少柱;于海燕;单鸿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C4/52 | 分类号: | A47C4/52;A45C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拖运 多功能 背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背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坐、可拖运多功能背包椅。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背包都是常规的,很少具有可坐,可拖功能。即使有也比较笨重,比如,有拖运包,有较大的拖运结构,体积较大,不方便存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坐、可拖运多功能背包椅,可折叠、收缩的轻质铝合金结构,主要结构隐藏在书包内部。整体以书包原有功能为主,主要设计理念是进行书包骨架的创新设计,在此基础上,实现其多功能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坐、可拖运多功能背包椅,包括背包和可变形骨架,所述可变形骨架两侧的两根基杆与背包背面两侧成固定连接,所述基杆的下端装有滑轮,所述基杆中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基杆的下部之间以拉索连接,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与另一侧的支撑杆通过一根直杆相连成“冂”字形,所述基杆上端连接有悬臂,所述基杆的上端以滑动连接方式连接滑移架,所述滑移架成“冂”字形,所述可变形骨架左右两侧的基杆的上端安装有中间轴。
所述中间轴的中间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上有2个互相空间垂直的通孔,所述套筒的一个通孔与中间轴相配、且安装在中间轴中部,所述套筒以紧定螺丝锁定套筒与中间轴的相对位置,所述套筒另一个通孔中安装加长杆,所述套筒安装加长杆的通孔侧壁上开有滑槽,所述加长杆上端安装酒瓶伞,所述加长杆下端外缘上有径向的固定销,所述加长杆的固定销与滑槽相配。
所述悬臂中部与基杆上部之间连接一根辅助杆,辅助杆、基杆和悬臂之间成连接成三角形。
所述基杆下端与滑轮之间装有避震弹簧。
所述悬臂、基杆和支撑杆之间长度比例为3:7:6。
可变形骨架以铝合金材料制成。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此设计是背包和椅子的结合体,以背包功能为主,同时,又方便人休息。
2)可拖运,极大减轻了人们的负担。但其结构又比较简单,可折叠,可收缩,符合现代设计理念。
3)拖运把手是一把酒瓶伞,可方便改装成具有一定遮阳、遮雨功能的背包。
4)此设计,特别适合排队,坐车等没有座,而又需要长时间等候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悬臂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筒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基杆中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收起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打开撑起伞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至6所示,一种可坐、可拖运多功能背包椅,包括背包和可变形骨架,所述可变形骨架两侧的两根基杆1与背包背面两侧成固定连接,所述基杆1的下端装有滑轮,所述基杆1中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与基杆1的下部之间以拉索连接,所述支撑杆2另一端与另一侧的支撑杆2通过一根直杆相连成“冂”字形,所述基杆1上端连接有悬臂3,所述基杆1的上端以滑动连接方式连接滑移架5,所述滑移架5成“冂”字形,所述可变形骨架左右两侧的基杆1的上端安装有中间轴4。
所述中间轴4的中间安装有套筒6,所述套筒6上有2个互相空间垂直的通孔,所述套筒6的一个通孔与中间轴4相配、且安装在中间轴4中部,所述套筒6以紧定螺丝锁定套筒6与中间轴4的相对位置,所述套筒6另一个通孔中安装加长杆7,所述套筒6安装加长杆7的通孔侧壁上开有滑槽,所述加长杆7上端安装酒瓶伞,所述加长杆7下端外缘上有径向的固定销,所述加长杆7的固定销与滑槽相配。
所述悬臂3中部与基杆1上部之间连接一根辅助杆,辅助杆、基杆1和悬臂3之间成连接成三角形。
所述基杆1下端与滑轮之间装有避震弹簧。
所述悬臂3、基杆1和支撑杆2之间长度比例为3:7:6。
可变形骨架以铝合金材料制成。
在实际使用中:该结构可收缩部分主要有三个,第一个为支撑杆,起到支撑作用。当作椅子时,拉开支撑杆,与基杆成一定角度。不使用时,将支撑杆收缩到背包底部。第二部分,是可收缩靠背。将靠背拉出来(此移动副为过渡配合),人即可靠在上面。不使用时,将靠背压下去。第三部分,为伞结构,当使用时,拉出来,转一定角度,卡住后,除去伞的外壳,撑开伞即可,不使用时,将伞收回伞套,逆方向转一定角度,将伞压回去。当使用椅子功能时,打开支撑杆,拉起靠背。使用拖运功能时,收回支撑杆,拉起把手。使用遮阳、遮雨功能时,除去伞外壳,打开伞。使用者此时可以背着书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03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