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耳机传输数据的血氧含量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0102.2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5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郝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博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455 | 分类号: | A61B5/14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3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耳机 传输 数据 含量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电子,特别涉及一种血氧含量检测仪。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众的健康意识也日益增强。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切。而血氧饱和度是与该类疾病直接相关的重要生理指标之一[1]。人们越来越迫切地要求能随时随地的对该指标进行监控。而且对于昏迷、麻醉的病人,只有依靠连续的脉搏和血氧饱和度来监测其体征状况以给予病人及时的治疗。上述两种情况下,使得血氧含量的监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血氧仪主要是根据人体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Hb)与氧合血红蛋白(HbO2)对于红光与红外光的吸收率不同来实现无创式血样含量检测。
目前市面上的产品的科技水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使用指夹方式来采集血氧饱和度信息。
其工作原理是根据手指末端的血红蛋白对两种不同波长红外光(660nm和940nm)吸收率的不同,来判断血液中的含氧量。这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无创式测量方法,并在临床中得以应用。
(2) 便携式采集装置
现有的监测装置实现了一定的便携性,如利用1~2节电池供电,指夹可以将数据在装置表面的液晶屏上显示。
(3) 数据本地存储于装置内,或利用额外的USB接口与计算机相连来实现数据存储。
上述的实现方法,存在如下局限性。具体表现在:
(1) 目前USB接口尽管拥有标准规格,但是各个厂商均可以添加入自己的设计,规格视不同厂商而定,这样的多样性就局限了外部设备与终端设备的连接。
(2) 对于独立式个体,例如独立运行的血氧量检测仪,其存储量较小,不适合大规模的数据存储,对于实现所测数据的监控与互动有一定局限性。
(3) 对于有些终端设备,比如iPhone手机,对于手机的USB有保护政策。
发明内容
1、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血氧含量检测仪向智能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通用性问题。
2、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耳机传输数据的血氧含量检测仪,包括血氧含量检测仪10本身,其特征在于:血氧含量检测仪10中设有MCU6,MCU6一端和血氧含量检测仪10中传感器驱动模块7、转换电路9连接,一端和耳机11连接,传感器8和传感器驱动模块7、转换电路9连接。
耳机11至少有3个通道,分别为第一通道1、第二通道2、接地3,第一通道1用于传输数据到MCU6,第二通道2用于接收MCU6传输来的数据。
有益效果:
耳机孔是在智能终端中都有,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台式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规格基本一致,基于耳机传输数据,具有很好的通用性,而且成本低,制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血氧含量检测仪10为市场所售的普通的血氧含量检测仪,血氧含量检测仪主体一般会包含显示屏、电池、按键、存储芯片等,本发明在血氧含量检测仪10置MCU6,MCU是微空制单元,也就是单片机。MCU6和传感器7连接,一端和耳机11连接。
耳机就是普通的耳机,至少3个通道,本发明中,耳机的一个通道用于接收MCU6传输过来的数据,一个通道用于发送数据到MCU6。
所用的耳机为最为普遍的3.5mm型,适用各种电脑和智能手机。
耳机和智能终端连接,智能终端为电脑、智能手机等有运算能力的设备终端。
在耳机不和智能终端连接时,本发明的血氧含量检测仪和普通血氧含量检测仪一样使用。当耳机和智能终端连接时,MCU6采集血氧含量检测仪中传感仪8中的数据,传感器8的数据通过转换电路9被MCU采集,通过耳机传输到智能终端,智能终端设有存储数据,编辑数据,分析数据的软件,还有发送指令,通过耳机传输的MCU,通过MCU到传感器驱动模块7,通过转传感器驱动模块7到传感器8,通过智能设备直接来控制血氧含量检测仪10,在智能设备中显示血氧含量检测仪的数据,比血氧含量检测仪10中自带的显示屏显示更多的信息。
实施例一:
血氧含量检测仪10通过耳机和电脑连接,电脑的耳机孔普遍适用于三通道耳机。其中二个通道分别为左声道和右声道,另外一个为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博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博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01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