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无冲击电容补偿滤波支路投切控制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9545.X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0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杜乃成;王蒙;杨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瑞灵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刘英梅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冲击 电容 补偿 滤波 支路 控制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配电、自动化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投切速度快、无冲击功能的快速无冲击电容补偿滤波支路投切控制单元。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晶闸管电容投切控制单元采用一只晶闸管和二极管反向并联上控制各支路接入主回路的过程。非投入状态时,由于二极管的存在电容电压将会维持在峰值。当支路投入时,与二极管方向峰值时刻晶闸管导通。断开时即刻关闭晶闸管。由于晶闸管的续流特性和二极管的存在,因此在最不好的状态时,需要一个周期的时间才能将支路断开。而且由于二极管的特性,在上电时刻有一定的几率会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比如电源电压为峰值,电容残压为反向峰,此时上电,二极管迅速导通,此时的电压完全施加于支路上,竟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且当支路为电容电抗串联有可能造成电容电压高于额定电压而造成电容、晶闸管击穿故障。另外当由于元器件老化、外部电压频率波动、局部击穿故障等非正常状态出现时,支路有可能处于过载状态,因此设计一种投切速度快、安全性能好、成本低的投切控制单元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设计一种快速无冲击电容补偿滤波支路投切控制单元;通过采用微处理器,从而实现电容器的快速投切功能,使其具有安全性能好、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快速无冲击电容补偿滤波支路投切控制单元,包括:
用于实现电容补偿滤波支路快速无冲击充电、以及投切控制的微处理器;
用于采集三路电源瞬时电压和三路支路端瞬时电压的六路电压整理电路;
用于采集三个支路瞬时电流的电流采样电路;
用于产生驱动脉冲信号的脉冲发生电路;
以及驱动脉冲放大电路;
其中:所述六路电压整理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电流采样电路、脉冲发生电路、以及驱动脉冲放大电路依次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还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的报警电路,且所述报警电路输出为干接点。
所述微处理器的型号为STM32F103。
所述微处理器设有CAN数据总线接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微处理器根据电源瞬时电压和支路两端瞬时电压,控制晶闸管实现电容补偿滤波支路的无冲击充电、单周期内的无冲击投入、半周期内切除。从而提高了投切装置的安全性能,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无冲击电容补偿滤波支路投切控制单元的电路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无冲击电容补偿滤波支路投切控制单元的电源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无冲击电容补偿滤波支路投切控制单元的信号处理电路图。
其中:1、报警电路;2、微处理器;3、脉冲发生电路;4、驱动脉冲放大电路;5、晶闸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一种快速无冲击电容补偿滤波支路投切控制单元,一种快速无冲击电容补偿滤波支路投切控制单元,包括:报警电路1、微处理器2、脉冲发生电路3、驱动脉冲放大电路4、六路电压整理电路、电流采样电路、电压过零电路、以及晶闸管5;其中:微处理器2为整个控制单元的核心部件,微处理器2的输入端口分别与六路电压整理电路、电流采样电路、电压过零电路电连接;其中,六路电压整理电路包括采集三路电源瞬时电压的电压整理电路和采集三路支路端瞬时电压的电压整理电路;微处理器2上设有CAN数据总线接口,四路输入信号经CAN数据总线与微处理器2电连接,外设通过四路输入信号向微处理器2发送指令,在四路输入信号中,有一路为总使能信号,其他三路为投入控制信号;同时,外设也可以通过数据线经微处理器2上的CAN数据总线接口向微处理器2发送指令;微处理器2的输出使能信号和时钟信号至脉冲发生电路3,微处理器2根据接收到的指令向脉冲发生电路3发送六路脉冲使能信号;脉冲发生电路3将产生的脉冲信号发送给与其相连接的驱动脉冲放大电路4,最后驱动脉冲放大电路4就产生的脉冲发送给晶闸管5,以分别用于控制三个路支路的六个正反并联的晶闸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瑞灵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瑞灵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95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