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铁短轨枕模型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59488.5 | 申请日: | 2012-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2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权;朱娜;刘红桃;叶伯清;刘正华;易群;赵天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株洲桥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 |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奇美专利商标事务所 43105 | 代理人: | 张继纲 |
| 地址: | 412005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轨枕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铁短轨枕模型。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对地铁线路基础组件短轨枕的需求在日益增多,但目前地铁短轨枕的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端部漏浆、钢筋骨架定位不准确及端部掉角较严重等问题,既影响产品的外观,也不利于地铁线路的铺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地铁短轨枕模型,它应具有钢筋骨架定位准确、产品端部圆角平滑、端部不漏浆且操作简单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谓的一种地铁短轨枕模型,它包括钢模壳体1、主梁2和端梁3,其特征在于:
它还含有钢筋定位钩4、脱模支撑组合5、吊钩筋板6、主梁加强板7、预埋套管定位套8、纵板9及支撑角钢10;
所述的钢模壳体1有24个,呈双排并行排列,它们夹持在两根纵向排列的主梁2和端部两根端梁3之中,每个钢模壳体底板上设有两个预埋套管定位套8,并与安装预埋套管用道钉连接,以使预埋套管定位精确;
所述的钢模壳体为整体冲压成型件,且钢模壳体的端部形成圆弧倒角,钢模壳体的侧面带一定脱模斜度;
在所述的主梁2上设有钢筋定位钩4、吊钩筋板6和主梁加强板7,主梁加强板7固定在主梁2上以增强其刚性,吊钩筋板6也固定在主梁2上以便模型起吊时挂钩,每个钢模壳体分别与三个钢筋定位钩4相对应,以利钢筋骨架准确定位;
所述的脱模支撑组合5固定在主梁2和端梁3上,以便轨枕脱模时起到缓冲作用并提高蒸汽养护的效果,且主梁2和端梁3均以槽钢制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预埋套管定位准确,钢筋骨架定位准确,脱模容易,所得轨枕产品端部倒角圆滑且端部无掉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钢模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钢筋定位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预埋套管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中:1-钢模壳体,2-主梁, 3-端梁、4-钢筋定位钩, 5-脱模支撑组合,6-吊钩筋板,7-主梁加强板,8-预埋套管定位套,9-纵板,10-支撑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一种地铁短轨枕模型,它包括钢模壳体1、槽钢制成的主梁2和端梁3,还含有钢筋定位钩4,脱模支撑组合5、吊钩筋板6、主梁加强板7、预埋套管定位套8、纵板9及支撑角钢10;钢模壳体1共有24个,均为整体冲压成型件,将单个钢模壳体面板间隔焊接在已经成型的、含有两根主梁2和两根端梁3的槽钢骨架上,便构成了2×12双联整体槽型结构。要注意,同排模板在每个隔断处采用不共用端模的形式,两块端模钢板之间均要将侧模与端模之间以及端模与端模之间以焊接方式连接固定。在浇筑混凝土前,须将预埋套管定位套8固定在钢模壳体1的底部,将钢质道钉通过预埋套管定位套8与预埋套管形成刚性连接,使得预埋套管与钢模壳体1的底部表面紧密接触,而钢质道钉安装和拆卸时需将模型侧立,直至轨枕脱模后取出道钉。由于有脱模支撑组合5、吊钩筋板6和主梁加强板7,所以在浇筑、振捣和脱模过程中,整个模型骨架均不会移位变形。本模型一次可成型24根美观的轨枕产品,且可反复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株洲桥梁有限公司,未经中铁株洲桥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94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