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电解液注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8526.5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7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喻世民;童安南;廖均克;樊树根;彭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鸿宝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何恒韬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电解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电解液注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电子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电池,特别是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逐年递增。电池的外包装壳一般分为钢壳、铝壳以及软包非金属壳,在电池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将电解液注入至外包装壳中。在现有技术中,电池电解液主要存在两上问题:其一、注液时间长;其二、注液精度低。
中国专利201020198131.2公开了一种电池电解液注液机,其包括贮液箱、注液管以及电池,注液管上设置有能够精确及微量注液的计量器,从计量器至电池之间还有气液转换阀,注液时,利用气液转换阀对电池抽真空,然后调节气液转换阀工位,利用大气压力将电解液吸入电池中,同时,注液过程利用计量器控制注液管内部的电解液流量及流量速度,以达到控制电池电解液注液量的目的。然而,一方面,由于计量器安装于注液管道上,从计量器至电池之间还有一段注液管道及气液转换阀,因此,受电解液流动滞后性影响,即使计量器能精确控制,注入电池内的电解液量与计量器的控制量也会存在偏差,并且,计量器离电池越远,偏差越大;另一方面,该电池电解液注液机在每一次注液完成后,均不能及时清理与电池接触的注液口内的残留电解液,这样一来,不但电解液极易粘结于注液口内壁,需经常清理,而且电解液也极易从注液口内滴出,影响工作环境,更影响下一次注液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注液时间短,注液精度高,能自动清理注液口内残留电解液的电池电解液注液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电解液注液装置,包括固定座、堵杆汽缸、堵杆、堵杆机架、注液汽缸、注液活塞、电解液中转杯;所述注液汽缸安装于固定座上侧,所述堵杆汽缸位于注液汽缸的正上方,且堵杆汽缸通过堵杆机架安装在固定座上;所述电解液中转杯安装于固定座下侧,电解液中转杯下端设有密封头,所述注液活塞塞置于注液中转杯之内;所述固定座、注液活塞、密封头及注液汽缸之活塞杆均设有堵杆孔,所述堵杆汽缸之活塞杆连接堵杆,该堵杆从上而下依次穿过注液汽缸活塞杆、固定座及注液活塞的堵杆孔后,与注液中转杯下端的密封头相配合。
所述堵杆机架包括一堵杆汽缸座及若干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之下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上侧之边缘,所述安装柱之上端与所述堵杆汽缸座相固定,所述堵杆汽缸固定在所述堵杆汽缸座上。所述堵杆包括上堵杆及下堵杆。
所述电池电解液注液装置还包括活塞接头,该活塞接头之上端与注液汽缸之活塞杆连接,该活塞接头之下端与注液活塞之上端相连接。
所述固定板一侧设置有电解液接头;所述电池电解液注液装置还包括电解液储藏装置,该电解液储藏装置内的电解液可经所述电解液接头传输至电解液中转杯中。
所述注液活塞包括 “T ”型活塞主体以及套设于“T ”型活塞主体外的密封圈,该密封圈与注液中转杯之内壁微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实用新型设置电解液中转杯结构,中转杯内的电解液通过注液活塞一次注入电池包装壳内,注液速度快,而且注液非常精确,不受电解液流动滞后性影响;其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堵杆与密封头的配合,在每次注液完成之后,堵杆均可自动往下伸入密封头之堵杆孔,使密封头之堵杆孔关闭,与此同时,堵杆将密封头之堵杆孔内残留电解液挤出。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池电解液注液装置的整体结构纵剖视图。
图2为堵杆汽缸、堵杆机架等部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注液汽缸、固定板、电解液中转杯等部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中:1.固定座;2.堵杆汽缸;3.堵杆;31.上堵杆;32.下堵杆;3’.堵杆孔;4.堵杆机架;41.堵杆汽缸座;42.安装柱;5.注液汽缸;6.注液活塞;61.“T ”型活塞主体;62.密封圈;7.电解液中转杯;8.密封头;9.电解液接头;10.电解液储藏装置;11.电解液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鸿宝锂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鸿宝锂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85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B板防雷脱扣保护装置
- 下一篇:体积膨胀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