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身坐姿式安全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7942.3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1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宗之;关磊;刘毅;陈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安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35/00 | 分类号: | A62B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身 坐姿 安全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应急救生及逃生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空逃生安全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镇化步伐的加快,高层建构筑物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时高层建构筑物潜在的安全隐患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针对高层建构筑物逃生,市场上出现了逃生专用设备,例如高空逃生缓降器,逃生人员利用逃生缓降器下降过程中需穿戴安全带才能安全缓降至地面。目前,高空逃生安全带主要有全身式、半身式两种,即安全带包裹人体全身或半身,并在人体关键部位(如腰部、腿部、肩部等)增设卡扣调节宽度,使其与人体紧密贴合,但针对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的普通居民,以上两种安全带存在结构复杂,操控要求高,穿戴时间长,辨识度低等问题。
因此,针对现有高空逃生安全带存在的以上问题,开发一种新型的、穿戴简单且耗时短、易辨识、安全性高的安全带,在高层建构筑物人员的逃生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半身坐姿式安全带,本安全带结构简单安全舒适;人体在穿上后会由于自身重力原因处于近乎于直立的状态,使人体在高空中保持平衡。穿戴方法简单且穿戴时间短,提高了人员逃生的概率和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半身坐姿式安全带,其特征在于,该安全带包括挂持带一、挂持带二、挂持带三、带体一、带体二、两个连接件、带体三、带体四以及带体五;其中,带体一、带体二通过两个连接件连接成一环形束腹带;挂持带一、挂持带二、挂持带三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束腹带前后两侧上边相应位置上,构成三个挂环;由带体三、带体四以及带体五组成承重带;带体三与带体四的两端分别与束腹带的带体一和带体二相连,带体五两端分别固定在带体三、带体四上,连接带体三和带体四。
所述的束腹带还可包括与带体二结合成一体的软垫带。
所述承重带还可包括固定在带体三、带体四上的衬底,该衬底为阻燃材质采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弹性几何曲面结构。
所述承重带还可包括固定在承重带正前方上的反光条或荧光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半身坐姿式高空逃生安全带,本安全带结构简单安全舒适;人体在穿上后会由于自身重力原因处于近乎于直立的状态,使人体在高空中保持平衡。穿戴方法且穿戴时间短,提高了人员逃生的概率和效率。
该半身坐姿式安全带承重带上可覆盖有阻燃面料,增强了安全带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束腹带正后方及正前面均可有荧光条或反光条,人员下降过程中对专业救援队伍具有提示作用,提示逃生人员所在位置,提醒救援人员及时做好营救准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半身坐姿式安全带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半身坐姿式安全带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半身坐姿式安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挂持带一、挂持带二、挂持带三、带体一、带体二、两个连接件、带体三、带体四以及带体五;其中,带体一、带体二通过两个连接件连接成一环形束腹带,用于包围于人体腰腹部;挂持带一、挂持带二、挂持带三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束腹带前后两侧上边相应位置上,构成三个挂环;既可以与逃生器或挂钩直接联接,也可通过配套的索具与逃生器或挂钩相联接;由带体三、带体四以及带体五组成的承重带,作为人员下降过程中主要受力承重部件;带体三与带体四的两端分别与束腹带的带体一和带体二相连,带体五两端分别固定在带体三、带体四上,用于连接带体三和带体四,主要起加强固定作用。
所述的束腹带还可包括与带体二结合成一体的软垫带,可使人员背腹部或腰腹部更加舒适。
上述承重带还可包括固定在带体三、带体四上的衬底;衬底材质为功能性面料具有阻燃性能,与承重带缝合固定在一起,承重带受力处的衬底为符合人体工学的弹性软垫式结构;提高了使用时的人体舒适度,同时面料的阻燃性能也提高了半身坐姿式安全带的安全性能。
还可包括固定在承重带正前方的衬底上反光条或荧光条,可提高本结构的辨识度。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地震等事故后,人员紧急情况下配合缓降器使用,本结合附图1、2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安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安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79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毛毛虫玩具
- 下一篇:一种主机通信方法、一种主机及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