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井丝堵专用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7566.8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3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洁;王琳琳;崔亮亮;巴文龙;徐凯;毕玉斌;马增鹏;任吉娟;赵庆霞;李红;杨廷博;高波;陈世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丽洁 |
主分类号: | E21B23/00 | 分类号: | E21B2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专用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井丝堵专用扳手,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可自由调节长度的力臂杆的油井丝堵专用扳手。
背景技术
在油井现场管理中,有时需要对油井进行洗井、倒灌、放套管或油管气等工作,这就需要拆除油嘴或套嘴处的丝堵,在平常的工作中都是依靠管钳来进行操作,这就容易发生管钳打滑、丝堵掉落等现象。在丝堵较紧不容易拧动时,依靠管钳只能由一人用力,拧丝堵存在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自由调节长度的力臂杆的油井丝堵专用扳手。
本实用新型的油井丝堵专用扳手,包括扳手头部、力臂杆以及与扳手头部相固定的圆柱体;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扳手头部上开设有与六角油井丝堵相配合的内六方空腔,圆柱体上开设有与力臂杆相配合的通孔。
扳手头部上开设有内六方空腔,用于与六角油井丝堵相配合;力臂杆通过贯穿于圆柱体上的通孔中,实现与圆柱体的配合。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旋转力臂杆,可方便地实现对油井丝堵的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油井丝堵专用扳手,所述内六方空腔的底部固定有环形磁体。环形磁体可实现对油井丝堵的吸附作用,防止其掉落。
本实用新型的油井丝堵专用扳手,所述扳手头部与圆柱体为一体结构。扳手头部与圆柱体采用一体结构,可有效保证形成的扳手的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油井丝堵专用扳手,通过在扳手头部上设置与油井丝堵相配合的内六方空腔,在圆柱体上开设与力臂杆相配合的通孔,有效地实现了对油井丝堵的拆装;并且便于两人共同对丝堵进行拆装。通过在内六方空腔的底部设置环形磁体,可实现对油井丝堵的吸附,防止其跌落至甲板。
本实用新型的油井丝堵专用扳手在现场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在拧丝堵时方便省力,为现场进行洗井、倒灌、放套管或油管气等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油井丝堵专用扳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油井丝堵专用扳手的剖视图。
图中:1扳手头部,2圆柱体,3力臂杆,4内六方空腔,5环形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分别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油井丝堵专用扳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和剖视图,其包括扳手头部1、圆柱体2、力臂杆3、内六方空腔4、环形磁体5。所示的圆柱体2固定于扳手头部1的下方,扳手头部1与圆柱体2可采用一体结构。扳手头部1的上端开设有与油井丝堵相配合的内六方空腔4,圆柱体2上开设有与力臂杆3相配合的通孔;力臂杆3可贯穿于圆柱体2的通孔中。
环形磁体5设置于内六方空腔4的底部,用于对油井丝堵进行吸附,防止油井丝堵的掉落。在使用的过程中,首相将扳手头部1的内六方空腔4与油井丝堵相配合,然后将力臂杆3插入圆柱体2的通孔中;通过用力旋转力臂杆3,即可实现油井丝堵的拆卸。对于比较难拆卸的油井丝堵来说,可以两个人共同旋转力臂杆3,来实现油井丝堵的拆装。本实用新型的油井丝堵专用扳手在现场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在拧丝堵时方便省力,为现场进行洗井、倒灌、放套管或油管气等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丽洁,未经陈丽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75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淀粉胶粘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有机硅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