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监控底线线量的旋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7420.3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6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卢大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贤法服装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59/02 | 分类号: | D05B59/02;D05B57/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陈领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监控 底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梭结构,尤其是一种可自动监控底线的线量的旋梭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人们从以前较多关注商品的价格转变为越来越关注商品的质量。这就要求各行各业不断地改革不断创新制造出质量更好的商品来满足市场需求,服装行业同样如此。目前,市场上的服装不仅越来越美观舒适而且安全环保,在服装的面料上也做到了越来越多元化和高品质化。
对于服装行业的制造商来说,在制造过程要做到次品率越少越好。目前服装制造行业虽然已经相对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如在生产过程中,无法自动监控旋梭中梭芯上底线的多少,当底线用完而机器继续运行时,则在衣物上留下针孔,这对于某些特殊面料的衣服来说,留下针孔后衣料就只能作为次品处理给生产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能自动监控和警示底线线量不足的可自动监控底线线量的旋梭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可自动监控底线线量的旋梭结构,包括旋梭和光电传感器,所述旋梭设置有使检测信号贯穿的穿孔,所述穿孔所在直线靠近所述旋梭中梭芯上用于缠绕底线的中心轴外侧面;所述光电传感器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当所述中心轴上缠绕的底线减少到设定量时,所述发射端发出的光电信号能穿过所述穿孔被接收端接收。
所述穿孔所在直线到所述中心轴外侧面的距离为0.5-2mm,所述设定量是指所述中心轴上缠绕的底线的厚度不大于所述穿孔所在直线到所述中心轴外侧面的距离。
所述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警示装置连接。
所述旋梭包括梭壳,梭架,梭芯和梭芯套,所述梭壳套在所述梭架上;所述梭架前端面上设置有用于梭架定位的定位槽,所述梭架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卡合所述梭芯套的卡槽;所述梭芯套通过所述卡槽固定在所述梭架内并套在所述梭芯上,所述梭芯套与所述梭架后,两者位置固定不变。
所述梭架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梭芯套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第二通孔,当所述梭芯套安装在所述梭架内时,所述两个第一通孔所在的直线与所述两个第二通孔所在的直线为重叠的,用于使光电信号穿过。
所述穿孔中的其中一个紧靠所述卡槽并设置于所述卡槽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当梭芯上的底线快用完时,光学传感器的发射端发出的光电信号就会穿过梭架和梭芯套上的穿孔并被接收端接收,做到自动监控旋梭结构中梭芯上底线的多少,有效避免因底线用光机器继续运作而在衣物上留下针孔的情况,构造简单,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监控底线线量的旋梭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监控底线线量的旋梭结构的旋梭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监控底线线量的旋梭结构旋梭的整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监控底线线量的旋梭结构的梭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监控底线线量的旋梭结构的梭芯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案例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可自动监控底线线量的旋梭结构,包括旋梭和光电传感器,所述旋梭设置有使检测信号贯穿的穿孔,所述穿孔所在直线靠近所述旋梭中梭芯上用于缠绕底线的中心轴31外侧面且所述穿孔所在直线到所述中心轴31外侧面的距离为0.5-2mm;所述光电传感器包括发射端5和接收端6,当梭芯的中心轴31上缠绕的底线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穿孔所在直线到所述中心轴31外侧面的距离时,所述发射端5发出的光电信号能穿过所述穿孔被接收端6所接收。
所述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5和接收端6与控制模块7连接,所述控制模块7与警示装置连接。根据情况需要所述光电传感器可以设置为一套或者多套,所述控制模块有复位功能,所述控制模块可以通过警示装置做出底线不足警示或换底线警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贤法服装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贤法服装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74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磁直流电机
- 下一篇:一种泥饼自动输送及粗炼自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