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细微创手术电凝止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7306.0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2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田社民;魏莹;刘凤云;马翠玲;李允;黄红军;苏卫国;查新建;肖宏涛;刘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社民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童冠章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细 手术 凝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用于手术止血、组织切割的一种精细微创手术电凝止血器。
背景技术
电凝止血器已成为当前手术中重要的工具之一,在各种手术止血、组织切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常用的电凝止血器由于金属头较大扁宽,对于一些精细手术如小儿手术,面部、眼睑、口唇、手指等部位的手术,损伤范围较大、局部瘢痕或异物样存留多而明显。过去这种手术常有专门的小型止血器如笔式一次性止血器,也有的手术医生用大头针针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后直接用于创面止血,这种止血器只能一次性使用,并且使用不方便,操作繁琐。因此,电凝止血器的改进和创新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精细微创手术电凝止血器,可有效解决电凝止血器金属头较大导致精细手术中损伤范围较大、局部瘢痕或异物样存留多且明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电凝止血器体和针柄,电凝止血器体由手柄和装在手柄一端上的金属头构成,手柄的另一端经导线与电源插头相连,金属头上经固定体装有光滑的止血导体针头。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易加工,成本低,体积小,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效果好,是电凝止血器上的创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体为丝线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体为硅胶管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和图2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凝止血器体和针柄,电凝止血器体由手柄3和装在手柄一端上的金属头4构成,手柄3的另一端经导线2与电源插头1相连,金属头4上经固定体6装有光滑的止血导体针头5。
为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固定体6为丝绳、硅胶管或输液皮条的一种,当用丝绳(或称丝线)时,导体针头(或称针体)与金属头并列接在一起,紧密贴合;当使用后两者时,与金属头串接在一起,要求硅胶管或输液皮条粗细合适,紧密套在并列的针头和电凝止血器金属头外部,使针头与电凝止血器的金属头4紧密贴合,保证稳定和导电性;
所述的止血导体针头5的前端为光滑面,防止医生手套挂伤造成污染或手指损伤,同时也避免止血时挂伤或刺伤血管周围组织;
所述的止血导体针头5前端长出金属头4前端0.5-1.0cm。
所述的导电针头制作方法为:取10ml或20ml注射器针头一个,在金属针柄与塑料帽交界处反复弯折直至将针柄折断,将锋利断端在手术刀柄上打磨使其光滑而不引起组织挂伤,然后将针柄与配备电凝止血器金属头部并列重叠,头部多出0.5-1cm,丝线紧紧缠绕固定。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由于在电凝止血器体的金属头4上装了导体针头5,导体针头的止血尖端细小,使医生在对细小血管出血止血有的放矢,准确性强,烧灼范围小,可以有效避免对出血点周围组织的大面积损伤,同时减少组织损伤遗留的异物,可减轻愈合后瘢痕形成。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易加工,成本低,体积小,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效果好,是电凝止血器上的创新。对于一些细小的创面出血,常用的电凝止血器因烧灼范围较大往往在止血的同时破坏范围大,甚至破坏小血管周围的大血管引起更大范围的出血,利用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避免此现象的发生,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易加工,成本低,体积小,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效果好,是电凝止血器上的创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社民,未经田社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73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