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物料包装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7023.6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6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牛艳辉;张忠明;王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拓博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06 | 分类号: | B65B1/06;B65B37/00;B65B61/00;B65B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物料 包装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物料包装设备。
背景技术
包装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包装设备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现有的包装设备不能自动包装,不但需要额外增加劳动力,还造成包装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产品的整体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力成本的一种自动物料包装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物料包装设备,所述的包装设备包括用于放置待包装物料的接料斗、位于所述的接料斗前侧上方的进料斗、用于将待包装物料由所述的接料斗传输至所述的进料斗的上料单元,所述的上料单元底部部分设置在所述的接料斗内,所述的进料斗下方依次设置有称重单元、包装单元以及用于将所述的包装单元已包装好的物料向前方传输的传输单元,所述的包装单元包括用于撑开包装袋口部的包装袋支撑架以及用于将包装袋口部固定在所述的包装袋支撑架上的包装袋固定夹,在位于所述的传输单元传输路径上还设置有对包装袋口部进行封装的封口单元。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上料单元包括上料单元支架、设置在所述的上料单元支架上的上料单元进料管、用于将待包装物料导入到所述的进料斗的上料单元出料管;所述的上料单元进料管的一端部伸入所述的接料斗的底部,所述的上料单元出料管位于所述的进料斗的顶部。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上料单元出料管的一端部伸入所述的进料斗的内部。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传输单元包括用于传输已包装物料的传送带,所述的传送带部分位于所述的包装单元的下方。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传送带的左右两边分别设置有用于防止已包装物料脱离所述的传送带的固定挡边,一对所述的固定挡边之间的左右方向上的距离与已包装物料的包装袋的尺寸相匹配。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称重单元与所述的包装单元之间的连通区域上设置有可自动开合的门体。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物料包装设备,将位于接料口内的待包装物料通过上料单元传输至进料斗内,物料下落途经称重单元称重,当位于称重单元上的物料的重量达到称重控制系统内设定的规格时,称重控制系统启动位于包装单元上方的门体,位于称重单元内的物料全部下落至包装单元内部的包装袋内,此时包装袋固定夹自动松开,包装袋连同已包装好的物料下落至传输单元,并经过封口单元封口后即完成包装的整个过程。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物料包装生产由传统的各工序独立生产改进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续性生产,从而省去了人力运输环节,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且可节省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物料包装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所示的传输单元以及封口单元的侧视图;
以上附图中:1、接料斗;2、上料单元;21、上料单元支架;22、上料单元进料管;23、上料单元电机;24、上料单元出料管;3、进料斗;4、称重单元;41、计量称;42、称重控制系统;5、传输单元;51、传送带;52、固定挡边;53、传送带电机;6、封口单元;61、滚动热合压头;62、热合控制系统;7、包装单元;71、门体;72、包装袋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本说明书所述的“前”方为附图1中所示的右方、“后”方为附图1中所示的“左”方,本说明书所述的“左”方、“右”方分别与附图2中所示的“左”方、“右”方相对应,本说明书所述的“上”方、“下”方分别与附图1或附图2中所示的“上”方、“下”方相对应):
附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物料包装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此包装设备包括用于放置待包装物料的接料斗1、位于接料斗1前侧上方的进料斗3、用于将待包装物料由接料斗1传输至进料斗3的上料单元2,上料单元2底部部分设置在接料斗1内,在进料斗3的下方依次设置有称重单元4、包装单元7以及用于将包装单元7已包装好的物料向前方传输的传输单元5,在传输单元5所在的传输路径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包装袋口部进行封装的封口单元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拓博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拓博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70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装箱生产线的封箱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飞机用通用型刹车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