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控锤主打击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7008.1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3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海;芦新莉;周斌;刘玉斌;王卫东;王晓明;常民;高书文;樊林清;王振;王春晓;朱文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阳锻压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9/20 | 分类号: | B21J9/2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 |
地址: | 455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主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全液压模锻锤。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航空航天业、农业、手术器械和手工具行业的飞速发展,数控全液压模锻锤以其高速、高效和经济等优势逐步在锻造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数控锤的主打击阀在锻造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主打击阀的结构为锥阀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阀芯3、阀套2、A腔、P腔等。此结构式将阀芯控制与各油路的切换合为一体,都由一个阀芯来完成,因此该阀芯的结构必然很复杂,要想运动灵活,必须保证阀芯小端配合面6、阀芯密封锥面7和阀芯大端配合面8绝对同心,否则换向极易卡滞,不仅开启不迅速,关闭后P腔高压油也容易从阀芯密封锥面7处泄漏到A腔。
这种结构重量大,换向冲击大,换向不易控制且加工制造困难,精度不易保证,易卡滞,造成数控锤打击能量不易控制,重复精度低、重打、连打等非正常现象,锻件次品率、废品率高,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带来事故,危害设备和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质量小、放映迅速、换向平稳、易加工的数控锤主打击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数控锤主打击阀,包括阀体和阀套,阀套内设有阀芯,阀芯两端分别设有左控制阀芯和右控制阀芯,右控制阀芯的面积大于左控制阀芯。
在阀套和阀芯交接的T腔处设有节流口。
本实用新型将控制与各油路的切换分离,通过左、右控制阀芯来控制阀芯的运动,可实现进油打击,左控制阀芯、右控制阀芯、阀芯三者之间不连接,没有同心度的要求,加工比较简易。另外,设置节流口之后可起到缓冲作用,不仅能减小换向冲击,还可使锤头提升速度缓慢降低,防止“撞顶”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I区域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数控锤主打击阀,包括阀体5和阀套2,阀套2内设有阀芯3,阀芯3两端分别设有左控制阀芯1和右控制阀芯4,右控制阀芯4的面积大于左控制阀芯1。
在阀套2和阀芯3交接的T腔处设有节流口9。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由左控制阀芯1、和右控制阀芯4控制阀芯3的运动,三者从结构上互不相连,没有同心度要求,极易加工,不会因加工质量影响换向精度;左端控制油K1为常压,当右端控制油K2=0时,左控制阀芯1右移推动阀芯3向右运动关闭PA腔,而当K1=K2时,因右控制阀芯4面积大于左控制阀芯1,从而左移推动阀芯1向左移动,PA腔相通,实施打击,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主打击阀可实现进油打击,从而使得换向更加迅速、可靠。B、T腔之间增设的节流口9可起缓冲作用,不仅可以减小换向冲击,而且可使锤头提升速度缓慢降低,防止“撞顶”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结构小、反应迅速、换向平稳可靠、冲击小且易于加工等优点,使得数控锤打击频率提高,打击能量能准确控制,锻件成品率显著提高,模具寿命也得以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阳锻压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安阳锻压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70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